“你没看错?”
乾隆情绪没绷住,一把将于敏中手中的奏折夺了过来,然后反复观看。
这一封奏折,字里行间,里里外外,乾隆都是仔仔细细的亲自去看。
但不论怎么看,乾隆都好似能从奏折的字里行间中看出两个字:“亡灵。”
名为大明的亡灵。
自百年前大清收复台湾,彻底平定前明旧势力后,虽然偶有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逆贼造反,但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
朝廷很容易就能平息此等事情。
但不论怎么讲,还没有人敢光明正大的打着大明的国号行事。
如今便是出现了。
乾隆当即便是想到,那名为大明的亡灵再次复生,秽土转生,死灰复燃。
反复看了奏折,乾隆紧皱眉头,神色阴晴不定。
而于敏中见了,心中便是“咯噔”一声,他知道,陛下这人,自大,疑心病重,如果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很容易钻牛角尖,情绪疏通不到位,那就很容易导致身旁的人倒霉。
而现在,在乾隆身边的人是谁?是他于敏中。
为了安抚乾隆身边的情绪,于敏中便是连忙道:“皇上,此事仅那琉球密使一家之言,还不知真假。”
“琉球国南北不过百里,东西不过十余里,宛若蝼蚁之国。”
“而海上多有海贼出没,说不定此事是那琉球国被海贼攻占,而那琉球王怕仅海贼一事,无法引得我天朝重视。”
“便是编造大明一事,想请天朝出兵收复国土。”
于敏中此言,没有任何依据,仅仅是他为了安抚乾隆的情绪而言。
但乾隆听了,却觉得有道理。
乾隆自大自傲,刚愎自用,很多事情都只愿意以对自己有利的想法去想。
于敏中说完,乾隆神色终于舒缓了一些,便是道:“于爱卿,所言甚是,当今乃朕当朝之盛世,而朕观此事,恐怕不甚真实,就像圣祖爷年间,那层出不穷的朱三太子一样”
朱三太子案,清圣祖康熙年间,不断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造反,前后加起来得有十多起。
但都为虚假。
而乾隆很明显是将此事定为了和朱三太子一样的性质。
而于敏中只得是在一旁赔笑,也不敢过多言语。
乾隆沉默了一会,突然问道:“对了,这琉球密使蔡世昌,何许人也?”
于敏中闻言,便是一愣,蔡世昌?
这名字有些耳熟。
稍加思索后,于敏中想起来了。
蔡世昌,不就是琉球王国于乾隆二十三年来他天朝国子监进修的琉球官生么?
当初蔡世昌成绩极为优异,堪称国子监有史以来的第一官生!
因此,京城中各官员都对蔡世昌印象不浅。
于敏中便是如实回答:“陛下,蔡世昌乃为乾隆二十三年琉球王国派遣于国子监进修的官生。”
“当初因为其成绩优异,陛下您还嘉奖过他。”
于敏中这么一说,乾隆便是想起来了,是了,好想是有这么件事。
只不过因为蔡世昌非他大清子民,因此他只是口头嘉奖了一番,并未实质性的奖励。
“如此说来,这蔡世昌还是朕之天子门生。”
“既然如此,那为何又受琉球王挑唆,前来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