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郑裕离世,不三不四(1 / 2)

君伤 一个有趣的昵称 1219 字 9个月前

回了未央城,就有人来报:“君上,郑大人快不行了,怕是撑不到明年,他想见你一面。”</P>

郑夫子吗?</P>

一些记忆一下子就涌现在脑海,挥之不去。</P>

李倾城记得非常清楚,郑夫子是个古板,不苟言笑的老人,最本本分分的那种读书人。</P>

就是这种古板守旧的老人,却能根据未央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未央的律法和条规。还提出了根据当下情况,每年适当调整的方针。</P>

他虽被提升为内阁大臣,但却从不在朝中争功。他一直兼任着未央学宫的大祭酒,除了上朝,其他时间几乎皆在学宫。</P>

他儿孙子嗣不少,却从未让后人因自己而蒙荫。</P>

在未央,像他这样兢兢业业的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人是因为利益和不得已勉强加入,最后不得不融入。</P>

如今的未央正在变好,这个老人的身体却是抗不住了。</P>

遇见他的时候,他都快七十了。</P>

李倾城出兵之前还开了朝会,见他身子仍旧硬朗,不过一个多月不见,怎会突然就倒下了呢?</P>

看到李倾城来到,郑夫子想要起身行礼。</P>

李倾城却是先行了礼,制止了他的儿孙们,快步走向他的床前,握着他那皮包骨头粗糙又干瘪的手,安慰道:“夫子,不必多礼。你可是我的老师。”</P>

“我快不行啦!”郑夫子慢慢地说道。</P>

“夫子,别说这样的话,你可答应过我要活到一百岁呢!”李倾城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能说出这样的话。</P>

“身体还是不争气,看不到未央真正繁荣昌盛的一天。”郑夫子脸上带着笑,说道:“谁能想象得到,十几年前,这未央还是个贼窝呢!”</P>

众人沉默,这是未央人最不堪回首的往事,也有不曾严明的禁令,不许所有人提及。</P>

“先是遇小姐,再是遇公子,是我郑裕一生之幸。小姐仁爱无双,公子勇武无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如此良才,得一足可安天下。我未央起于废墟和微末,却注定将傲视天地间。”</P>

他说话很慢,没有人敢打断他的说话。</P>

“我不过一介无用书生,苛活于乱世。人生迟暮之年,却得未央之看重,了平生之夙愿。我将不久于人世,还是有些遗憾,没能给未央寻来几个大才。但也不遗憾,有君上送我最后一程,听说些无用之话。”</P>

“夫子!”</P>

郑夫子摇摇头,说道:“我未央文人稀少,武风盛行,但不缺礼仪。中原大国文人遍地,却因此误国。君上啊,以后若未央真正繁荣昌盛,切莫让国人在文人的词藻中忘却立国之不易,切莫让国人安逸享乐中丢下手中之利刃。”</P>

“谨记夫子教诲!”</P>

“未央儿女多英雄,但多年战乱,男儿稀少,女儿遍地。众观天下,我未央一夫多妻最普通寻常,虽有律法严明,女子亦有权力。可多年旧习难改,她们总是受委屈之辈。我曾苦思许久,却未得能解之法。日后,君上也莫要忘记她们。”</P>

“好!”</P>

“我儿孙众多,但无可用之才。大儿能在学宫教书,已是君恩浩荡。我死后,勿要念旧,莫再施恩,让他们自食其力。”</P>

“好!”</P>

“我死后,就如同平常人家一样就好,不要大肆操办。未央仍旧贫穷,不要浪费。”</P>

“好!”</P>

“我还有话要与儿孙讲,就不送君上了。”</P>

李倾城行礼,告退。</P>

郑夫子的身体状况不好,估计还能坚持三两天。面对他的临终之言,李倾城不得不遵。</P>

李倾城是难过的,这不仅是一个故人,也是未央相当重要的人物。声名不显,作用暂时无人可替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