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帝后
太液池箫韶声动,帝后二人端坐池中亭内,遥看满园的嘉木名花。
先是闲说几句政事,没多久皇帝乏了,武如意道罢了,叫他们停了歌舞。”龙舟舞撤去,四周瞬间悄寂下来,武如意眼圈一红,低首抹泪。
“我苦命的乖女,不曾有一日见过这等美景。”
皇帝默然,两人十一年前得的长女,不料一个月即夭折。直到次年三月,追封为安定公主,以亲王葬仪将卤薄供葬从咸阳德业寺迁至长安崇敬寺。他早就不记得孩子的模样,唯独媚娘痛不欲生的面容,犹在他心底。那时婉丽乖巧的她,如今眉眼锐利如锋,洋溢着不可逼视的光芒。她的媚,从柔媚转为明媚。或许她从来就是一块宝玉,他病了,于是她磨砺而出。人生飞鸿般流逝,她却如鸿鹄展翅,青云直上。
。他低下声说道明日郑陪你去看她,再请高僧为她昼夜诵经。你不可忧虑,身子要紧。”
又快到女儿的生辰。武如意紧颦秀眉,每年此刻,想起那个孤独的小身影,她的心就不断的被折磨。高僧何用?高僧自身难保。
与孤独的公主不同,二月圆寂于玉华宫的玄奘大师,四月葬于长安以东的白鹿原,百万人送葬,比安定公主风光许多。皇帝因此暂停译经事宜,对外只说要送大师西归。武如意皇帝的心结,人生无常,有德高僧说去就去了,又有留得下?
私底下,武如意不喜欢那个和尚。玄奘曾逼迫她的三子李显满月剃度,如今,玄奘终究是去了,再没人能绑架她的孩子。
武如意的嘴角弯出一个笑来。她有四个孩子,长子弘取代李忠被立为太子,她的腹中,此刻又有个新生命在成长,她希望,那是个不输男子的娥眉。
“听闻芙蓉苑花开正艳,不如宣弘文馆的学士们同去曲江池?”武如意悠然转过话题,皇帝日渐萎靡,臣子们的歌功颂德有时比补药更好用。
皇帝精神一振好,宣上官仪随驾!”转过头对武如意笑说,“上官仪新添了一个孙女,我已赐名静儿,你看如何?”
听到上官仪的名字,武如意秀睫一闪,眼里掠过一道金芒,很快如烟消散。
“上官静儿?圣上赐名,自是极好的,看来是个有福的孩子。”武如意说完,阴鸷之色略减,想到上官家赶在她之前添了个女孩,对腹中骨肉的期盼不觉更强了。
待皇帝銮驾启程,武如意回清思殿批阅奏折,挑拣出重要的交付皇帝审阅。尽管多了些权利,她还是翼翼,杀生大权在皇帝手上,她只是他手中的刀。
宫殿悄寂如坟,武如意信手拈出上官仪以往随驾所写的试卷,读了两句便冷笑放下。
“绮错婉媚,全无风骨!”
武如意闷闷地吐出一口气,上官仪时任西台侍郎台三品副宰相,深得皇帝宠信,却对她全无恭敬,整日摆出后妃不得干政的面孔。她隐约听到风声,上官仪有废后之念,正想挑动百官附和。
再不想法制衡,只怕她很快就要失势。她冷眼觎着诗卷,扬声道郭行真到了吗?传他进来。”
西华馆道士郭行真在显庆六年,受命往泰山建醮造像,为皇帝和皇后二人立“鸳鸯碑”,由此深受武如意信任。武如意设法将郭行真调入东宫,挂上朝散大夫骑都尉的名义侍奉太子。有此名头,郭行真在宫内畅通无阻。
郭行真从东宫赶到蓬莱宫,静静地走入殿中,拜伏在地上。
他面如桃花,仪容端美,望之不俗,确有八分得道者的模样。武如意满意的一笑,压抑的心境略略舒展,道,我考考你,今次寻你来,有大事相托,不知你可算的出?”
“皇后殿下,行真愚钝,岂敢妄测天意?”郭行真再度拜倒殿下如有吩咐,行真万死莫辞。”
午后的光芒射进殿来,砖石上错落一道细长的身影。
有光明,就有阴影,人心也是如此。武如意心中波澜起伏,王皇后与笑淑妃死了快有十年,长孙无忌等违逆她的朝臣也死了五六年,眼中钉仅剩下上官仪。
拔出了这颗钉子,天高海阔,她再无敌手。
“,这里有一卷诗,你拿去品读。”武如意笑得隐晦。她抛下上官仪的诗卷,昏昏灯光打在黄纸上,暗暗的纸卷,现出颓败的气息。
郭行真把诗卷扣在掌中,紧紧握住,三叩九拜退出殿去。
他对武如意的暗示心领神会,回到东宫,开始布置厌胜之术,将上官仪的名讳生辰用鸡血写在桃符上,镇压在武如意的一枚印玺下。
像是感应到郭行真的所谓,清思殿里的武如意怅然停下了笔,喃喃的自言自语再无良臣可用!”
权力是个好,他令她排除万难,跨越周遭种种障碍。这几年她趁掌权之机铲除异己,将先帝留下的重臣杀得干干净净,不这样做,她早就是一个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