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皇帝终于想起了他的战神表弟(2 / 2)

近十年的时间,大明不动刀兵,宣德皇帝朱瞻基感受到了,闯军在大明东南的威胁了,所以决定发兵征讨。

此时,大明五军都督府的中军大都督,光禄大夫,左柱国,英国公张辅已经六十多岁了,宣德皇帝朱瞻基自然不会要求他出征。

而五军都督府的其他四个都督中,只有左都督王宇和右都督朱勇还算相对年轻一些,前都督和后都督,那都是人生六十耳顺的养老的靖难老将了。

朱勇真的是人如其名,是个作战勇猛的大将,但有勇无谋,为将可以,为帅的话,就有些勉强了。

宣德皇帝朱瞻基最终还是想起了,当初那个和他一起在青巴山的生死与共的表弟了。

之后,宣德皇帝朱瞻基又把王宇召进宫里,来了一同君臣、亲戚、战友的叙旧。

“陛下放心,末将一定不会让闯贼完全占领真腊,进而威胁到我大明南方的安全。”

面对宣德皇帝的恩威并施,王宇自然配合的红着眼眶,感激涕零。

不枉费自己用生姜擦眼啊,这眼泪哗哗的下。

宣德十一年,初春。

不要问王宇历史上宣德十年一月,宣德皇帝就得热病没了,现在哪来的宣德十一年,问就是蝴蝶效应。

王宇都觉得大明盛世,可能会延长一些时间了。

宣德皇帝朱瞻基令左军大都督王宇为帅,带着兵部操练好的改组大宁卫六万人兵士,南下救援真腊。

当然了,这不是这次出兵的总兵力,怎么说闯贼也有十万之众,明军也不至于托大。

依旧是以北制南的策略,从大明北方调一镇人马为主力,然后在从南方抽调各个卫所的兵力。

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大明的南方的卫所和北方不一样。

北方的卫所由于基本都集中在边关,卫所兵额基本都是按超编来,即使有些水分,指挥使也不敢空缺太多兵额,那至少也是一万人一卫。

南方相对和平一些,卫所只需要面对内部一些叛乱,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一个卫所的士兵人数可能只有1000多人,只有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一个卫所的士兵人数才有可能达到8000多人。

这还是建立在指挥使不吃空饷的前提下,实际现在王宇按着南方卫所的士兵花名册调兵,调十六万大军,最后才能实到六万能战士兵。

剩下的那十万人,要么是指挥使为了填补亏空,强押来的百姓,要么干脆就是指挥使的私人农奴。

明太祖的卫所制,建国初期到还好,养兵全靠自己军屯,国家不出粮草,但后面这些卫所的士兵,全成了卫指挥使的打白工的农奴了。

所以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只有凑合不下去了,要么从上而下的让利之后,温和变革。

要么凑合不下去,自下而上的换一批更少的上头人食利。

当然了,还有一个办法,让大明成为海洋文明体系,吸全世界的血,来减少大明上下人的矛盾,大家还能凑合过。

现在大明的南方卫所,至少还能做做样子,至少有三成的合格士兵,凑合还能用,王宇也不打算动手变革。

毕竟能凑合,就不要去改变,这不只是人的惯性,还是国家的惯性。

大明一旦要动卫所制,那绝不是只涉及到简单的兵制改动。

卫指挥使这群勋贵的自留地,你说服他们让出来,失去卫所土地士卒,你又如何安抚。

大明要使用募兵制,那钱粮哪里来。

所以王宇在应天带着大宁卫六万人,加上南方各卫征召来的六万士兵,以及十万后勤的农奴“大军”踏上了征讨安南闯贼的道路。

大军在向导的带领下,取道贵州,尽取贵阳城北关粮仓的粮草,并沿途设立粮草堆栈十余座,用于转运粮草。

另外王宇召集云贵商人,用盐引开中法,给他们结算运到安南边境的粮草。

盐引这东西,只要拿到扬州,在大明可是暴利,自然有以赚钱为目的商人,会为明军运送粮草到边关,同时也能回收点明军战利品什么的,小小的再赚一笔。

至于明军的讨伐大军,为什么不取道岭南,额...

现在岭南那儿还不像后世那么繁华,山高林密,地广人稀,不仅没有合适大军通过的路。

而且十几万大军开过去,连基本的吃饭,都是个大问题,岭南没有明军战略级别的粮仓,这的土地大部分没开发出来呢!

当然了,虽然贵州有路,但大部分山路崎岖,即使有骡马,粮草也不是那么好运。

当初大明讨伐安南,从南方运粮的损耗,虽然不至于是汉武帝深入漠北的那种二十得一,但至少也是运五得一损耗啊!

给安南前线一个平叛士卒运的粮食,匀一匀能救荆襄十个灾民。

你就说,你是宣德皇帝朱瞻基,这选择,你咋选吧?

这也是宣德皇帝朱瞻基得知神机营的安远侯刘升在安南兵败之后,最终决定放弃安南的原因之一。

大明江南荆襄两地本身就闹着白莲教,百姓都赈济不过来,还得从江南挤出粮食去给安南大军平叛,宣德皇帝朱瞻基当初放弃安南时,也是左右为难啊!

不过,王宇现在倒是不为难,反正对面闯王是自己的臭皮囊,左右互搏,点到为止就行了。

等把两边把真腊人霍霍的差不多了,闯军找个时机退回安南去,给宣德皇帝上表认个错,称个臣,叫声爸爸,给大明皇帝一个面子就行了。

毕竟真腊国王都婆罗都没朝贡过宣德皇帝朱瞻基,谁在乎他啊?

宣德皇帝朱瞻基真正在乎的是,放任闯军占领真腊的话,大明南方会被其威胁。

于是闯军和明军打起了点到为止的默契战,明军进了安南之后,向西进军真腊北部,闯军“节节败退”,帮真腊国王都婆罗,收服北方一个又一个的木头寨子的“城池”。

宣德十一年,五月。

明军战力之强,让关注着战局的东南土着势力沉默,区区三个月,真腊北方光复。

真腊国王都婆罗克复北方通王城,令真腊人箪食壶浆,以迎大明王师。

只是嘛!

都婆罗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被拆的七零八碎通王城皇宫。

往日的皇宫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各种零碎不值钱的玩意儿丢了一地。

明军告诉真腊国王都婆罗,这是气急败坏,不甘失败,最后逃跑的闯军抢了皇宫,这倒是也说得过去。

但你明军告诉我,闯军狼狈东逃,抢点小玩意就算了,他抢我皇宫的辣么大根的柱子,是嫌跑得太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