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聚于湖畔的外乡之客(3)(1 / 2)

在道成林不幸遇难的人如果能遇到名叫提纳里的巡林官出手相助,是件幸事。</P>

但若是自己犯蠢惹事陷入了麻烦,那恐怕就要喜忧参半了。</P>

提纳里会用最专业的手法迅速解决难题,与此同时,也会以最严格的态度教导对方。</P>

正所谓小看雨林的人总会在林中连滚带爬,小看巡林官的人也终将直面“野外生存技巧大讲堂”的洗礼。</P>

以上均为坊间传言,但实际上,与提纳里打交道不必太有压力。</P>

只要是头脑清醒的人,就一定能听懂提纳里那些通俗易懂的讲解。</P>

至于屡教不改的人嘛——“可惜了,我主修的是植物学,帮人长出脑子不是我专业所在。”</P>

提纳里的祖先曾经与来自沙漠的“巴螺迦修那”一同生活、相互救助。</P>

他们的血脉,也是基于这种“共生”关系而诞生的。</P>

所以在提纳里看来,任何生命都是很重要的。</P>

理解生命的首要前提是尊重生命。生命不是消耗品,知识也不该成为王冠与权杖。</P>

这是他离开教令院的原因。</P>

他觉得,知识或许高深莫测,但绝不高贵,一切傲视与隐瞒,都是不幸的前兆。</P>

提纳里相信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花时间相处,其他的都不实际。所以不必急着自我介绍,时间会沉淀一切。</P>

除了最基本的雨林维护外,巡林队往往还会遇到许许多多人为造成的麻烦:被肆意占用的营地,破坏植被搭建的窝棚,还有会成为污染源的生活垃圾堆,未完全熄灭的篝火灰…...</P>

针对这些情况,除了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外,还必须对它们的始作俑者进行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然而这些规劝有时并不能准确地传达。</P>

这一情况在提纳里加入巡林队后有了明显的改善。</P>

一部分是因为提纳里自带学者风范,会底气十足、毫不客气地“教训”那些惹乱子的家伙。</P>

更重要的是,在教训对方的过程中,提纳里确实将正确的做法和相关的缘由用最能让对方听懂的方式传达到位了。</P>

在提纳里看来,这些野外生存指南也是知识的一种,而想让大家接受知识是要讲究技巧的。</P>

直白地点明对方的错误与其中的利害关系,比干巴巴地输出建议要有用多了。</P>

也许正因如此,提纳里对教令院推行的“虚空终端”颇有微词。</P>

知识本应是属于所有生灵的宝藏,应当被对它们产生好奇的人热情拥抱,而不是沦为被限制分配的纯粹生存工具。</P>

遗憾的是,提纳里作为一名年轻学者,并没有与教令院抗衡的能力,目前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自己能做到的努力。</P>

并且与此同时,现实也并不总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大家在道成林中,还是会经常碰见被提纳里劈头盖脸教训的倒霉蛋。</P>

提纳里采取科学务实的方法进行雨林生态的养护,比如曾经某种离开雨林就很难存活的花卉受到了须弥人的青睐,导致城中出现许多垃圾和污染,长此以往也会有破坏雨林生态的风险。</P>

对此,提纳里向城里卖花的摊贩提供了一份合作方案:巡林队帮摊主免费采花,摊主告知每位买花人在鲜花残败前退回可以兑换一份干花装饰。</P>

合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摊主省去了深入雨林找花采花的麻烦,还增加了收入;巡林队用科学的方案控制了采摘花朵的过程和数量,也同时获得了额外的经费;付钱买花的人不仅获得了短时间内的鲜花陪伴,还能拿到一份可以长久保存的纪念品。</P>

之所以费这功夫,还有逆反心理的考量。</P>

如果强制禁止采摘这种花,肯定会出现违规偷花的人,还会影响巡林队的风评。不如用科学的方法管控,等待流行的趋势变化。</P>

提纳里的同族因为数量稀少又行踪不定,通常给人留下孤僻避世的印象。</P>

但提纳里的情况似乎不太一样。他虽然潜心学术研究,并未费心经营人际关系,却阴差阳错地结识了不少同伴。</P>

提纳里早年在教令院求学时因为成绩优异,常有不少学生找他请教课题。</P>

等研讨结束,往往伴随着合影留念的请求。</P>

提纳里对此略有不解,但还是一一答应了。</P>

因此“提纳里什么都会,还很好说话!”的印象便传播开来,使得更多的人竞相拜访,就连其他学院的学生也来找他合作。</P>

直到有一天,这样的“受欢迎”吸引到了大风纪官赛诺的注意——拉帮结派、组建势力…...这可是学术腐败的先兆之一!</P>

然而经过长期的暗中跟踪与观察,赛诺发现提纳里只是因为过于“好心”,才经常被其他人找上门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