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点点头应下,“织布机用了好几年,确实不够新。
\"放心,日后我会让人送南凌最新的织布机回来,现在我们谈生意,坐吧,别一直站着,我怵得慌。\"
赵氏憨笑着给她倒茶,拘谨的在她对面坐下,“您说,我们都配合。”
萧娥正色道:“我想收购萧氏丝锦。\"
\"收购?什么意思?我不识字,不大懂。
萧娥笑笑:“也不算收购,就是我买下你们的牌子,日后萧氏丝锦就是沈家旗下支。”
赵氏笑容僵住,忙拒绝,急道:“这不行,说好的合作,怎么变成买卖了?您不知道,咱们的作坊是一点点做起来的。有感情,你买走了,我们这么的大帮人怎么办萧娥推给她茶水压惊,\"您听我说完,我买,是买你们的名字。你照样管店,工人们照样做工。只是在萧氏丝锦前头,添上沈记名号。”
“有我们沈记名了,我就可以给你们送最新的机器,送专业的绣娘指导,安排人员把萧氏丝锦开到南国各地,甚至南凌。\"
赵氏听着不对味,“那你们拿什么赚钱?
\"销量。\"
\"销量?\"
赵氏心里嘀咕,销量是什么?
萧娥解释:\"我们出钱买了你们名号,就是你们的东家,沈记无条件给你们输送任何需要的东西,在你们银两扩店的时候提供资金,但你们卖出的产品,除去工钱、成本的剩余收入,一半归沈记所有。”
赵氏这下听明白了,就是财主给萧家钱。帮萧家做事,萧家给财主一半的报酬。
赵氏精明,能掐会算,这几年一本糊涂账都没有,是个做生意的料。但她因为出身难免自卑。总觉的自己是山沟里出来,没那本事拼出去,连去京都都怵得慌。
销往各地的萧氏丝锦,都是从单县或者邻县转买出去的,量太少,她也急。
沈家是实打实的大财主,挂在他们名下,还能保住萧氏丝锦的名字,很划算。
赵氏思来想去,问:“那我们以后,是不是都得听你们的话办事?”
萧娥点点头,“原则上是这样。但南国路途遥远,我也不能总来是不是?还得靠你们自己。前期派专人来指导你们建染坊,开店面,等你上手了,我们就不掺和了。”
\"合作讲究的是诚信。我舍得花钱帮助你们做大做强,你们按时将收入对半分给沈记,就这么简单。沈记会不定期查账,只要账本干净,给的数目对头,不管亏盈,我们都认。萧氏出事,也由沈记顶。\"
赵氏动心了,又担心就这么把萧娥建起来的萧氏丝锦卖出去,萧老太和她拼命。
萧娥转而问:“嫂嫂,你知道萧大人在京城当的是什么官么?\"
提起萧肃,赵氏立马神气,“当然是大官。\"
“是大官没错。但你知不知道,当官的不能涉嫌经商。’赵氏忙解释:“他没经商,店铺是我们二房的。\"
赵氏记得萧娥说过这茬,店落在二房名下,不影响萧肃。
萧娥好心提醒道:“话是这么说,到底是亲兄弟。萧氏丝锦打出名声,赚了大钱,多少人眼红?就算萧大人不参与,旁人怎么想?万一有小人栽赃诬陷,把萧大人扯进来敢说真的没关系么?\"
\"这我们没想过。\"
他们没想过人心有多坏,也没想过萧氏丝锦会发展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