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将是沈记绸庄在南国的标志。\"
萧娥说的合情合理,使臣不好多问,对她与萧肃的事也不好掺和,遂拿着图纸做事去了。
与此同时,被萧娥派遣出去的侍卫们陆续回来。他们已经在周边几个较为大的城市买下商铺。
萧娥同时着手几处店铺的改造,与京都的铺子同时完工。
因为人手不够,萧娥经常约见萧肃,向他要人帮忙。旁人看在眼中,除了背后议论两句,明面上挑不出什么过错。
绸庄竣工当日,举行了盛大的开业仪式。
皇帝特派萧肃前往祝贺,由使臣大人亲自讲话贺词,萧家二郎夫妇也特地赶来,得了东家的名分。
五人一齐剪彩,一时鞭炮齐名,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高大的楼顶飞檐处,悬挂着巨大的两面旗帜,一面飘扬着\"沈记\"二字,一面飞舞着\"萧氏\"二字。
店铺中所有的绸缎都是最新运来的萧氏丝锦。萧娥特地交代赵氏将最好的一批丝锦运来,价格自然要比单县的贵。
但与二道、三道贩子相比,价格可以说很优惠了。
京中达官贵人第一个捧场,富家子弟接踵而至。以至于开业第一天,绸庄顾客爆满,丝锦瞬间清空一半。
赵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惊喜交加,紧张的手心直冒汗。好几次拿错布匹,还是伙计帮忙圆场。
这些伙计是萧娥特招的,已经训练过一段时间,最会揣摩顾客心思。
赵氏感觉没忙什么,额头却覆满了细珠。
\"小、姐,这里的人好有钱,哪有不看价钱买东西的。\"赵氏得空和萧娥说话,嘴角的笑一直没停下来。
萧娥笑笑:“你要习惯。真正有钱人,不在乎价格高低,只在乎质量好坏。你把质量把控好,他们穿着舒适,就会成为老顾客。咱们绸庄当然财源广进。”
“对对对,这你放心。你派人送来的织布机收到了,好用的很。织出的布比以往高了不知几个档次,保管你满意。”
\"那就好。只要踏踏实实做,就不会出错。”
赵氏忽而为难:“沈小姐,说句实在话。我以往管单县的小作坊,马马虎虎应付的过去。突然这么多加店给我管理,我心里发怵,没底儿。\"
“尤其京都这一带,都是大人物,万一说错话得罪人,我这”
萧娥搭上她消瘦的肩,“有萧大人给你们撑腰,就是王爷来了也得给你们几分薄面,怕什么?\"
“这不一样。你知道四弟这个人什么脾性,他向来帮理不帮亲。更别说官商有别。
“我们来的时候,我家老太特地给我们分了家,就是怕我们仗着四弟,做错事。我们哪敢再给四弟添麻烦。\"
别看萧老太年纪大,心里和明镜似的,什么事都比他们多想一步,赵氏本就志忑的心更怕了。
萧娥道:“分家好啊。亲兄弟明算账,他做他的官,你们从你们的商。这样,我给你派些人手帮衬半年,好让铺子走上正轨。\"
\"单县的铺子先交给钱一郎夫妻照看。你多出来跑跑,熟悉各地铺子后,把账本抓住了,不能出差错。”
\"刘家收集了蚕丝,让二哥负责挑拣。做生意,人情重要,货更重要,万不能掺一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