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让袁可立组建枢密院。
此时此刻,他只嫌袁可立这样的能臣太少,以至于很多事情,只能交给他去办。
想着袁可立曾经平定的白莲教之乱,朱由检道:
“袁卿曾在山东平定白莲教之乱,当知民间一些教会的危害。”
“这次宗教大会,朕已经让锦衣卫内情司,对顺天府一带的教会进行摸底。”
“其中大部分顺从朝廷,愿意加入太常寺组织的宗教协会。”
“但是还有一些,仍旧冥顽不灵,秘密传播宗教。”
“甚至公然违禁,传播白莲教、无为教、弘阳教等教派。”
“朕打算像去年严厉打击盗匪一样,再组织一次行动。”
“由袁卿主持的戡乱委员会负责,预防发生动乱。”
非法教派的事情,朱由检原本是没有关注的。因为他的印象中,明末除了天启年间的白莲教之乱外,并没有发生宗教上的大乱子。
但是宗教大会召开后,锦衣卫却发现了一些非法教派的情况。传递上来的简报,让他很是忧心。
白莲教这个一直造反的教派不用多说,无为教又名罗教,原本是被朝廷扶持对抗白莲教的教派。如今变得和白莲教趋同,宣传“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在万历四十四年被禁。
弘阳教的情况也差不多,这个教派宣扬什么“红阳劫尽,白阳当生”,让朱由检想到了太平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它的传播范围不如无为教广,但是在宦官等权贵中颇有影响。也因为此被朝廷查禁,现在是秘密传播。
宗教大会的召开,让这些在京城秘密传播的教派,逐渐暴露出来。
朱由检这一年来在宗教上动作颇多,担心这些人利用理论不完善时的漏洞掀起叛乱,所以想组织一次,对他们进行预防性打击。
这次行动,仍是以锦衣卫为主。但是为了预防变乱,朱由检决定让戡乱委员会负责。一旦出现乱子,立刻调兵镇压。
袁可立听着皇帝的安排,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的他,对这些非法教会的危害很清楚。所以他接受了这个任务,询问道:
“有些教派牵连到外地,要不要一同打击?”
“臣恐京城这边动手后,那些人在地方发起叛乱。”
这也是朱由检的担心,让他把这件事交给戡乱委员会的原因。
他在听到袁可立的疑问后,立刻道:
“能打的全都打掉。”
“对于非法教会的头目,一定严惩不贷。”
“参加教会的愚民,一律发配海外卫所当军户。”
“用他们留下的庙宇和土地,在当地建立城隍庙。”
“这件事袁卿全权操办,一定要保证这次打击之后,让这些非法教会失去存在空间。”
“城隍司的人也要积极主动点,把民间的宗教信仰夺回来。”
对大明宗教体系的整顿,朱由检是以城隍司为中心。紫阁功臣和紫阁贤臣被册封为城隍神、土地神,也让大明的官员,非常支持城隍司。
这次,他就打算借助打击非法教派,进一步推广城隍神系。
避免那些民间宗教被打击后,因为信仰缺失,民间又诞生新的教派。
可以说,这次严打同样是信仰的争夺,让刚刚整合的城隍神系,在民间稳固完善。
为此,朱由检安排太常寺卿李标,同样加入戡乱委员会。让他组织佛道等宗教的力量,打击非法教会。
袁可立听着这些,想起一件事情,说道:
“陕西今年虽然没有大乱,却有小股民乱,颇有外族参与。”
“臣以为明年的移民,应该首先迁移这些人。”
“把他们分散之后,逐步迁往海外。”
对于这点,朱由检皱了皱眉。陕西颇有一些地方胡汉杂居,如果汉民比例一直下降,陕西是有发生动乱可能的,所以他点头道:
“这些人确实应该优先迁徙,也应该像景教会一样改造,太常寺组织协会。”
说着他想到了一件事,补充道:
“郑芝虎这次过来,带来了很多人的奏疏,他们在见到东宁卫的兵力后,向朕请求派几个千户所帮助他们。”
“可以把这些人和汉族军户混编,迁到南洋一带。”
把这些人用在南洋,通过宗教和当地土著联系。
现在,大明和南洋土著都有赶走西方殖民者的诉求,有很大合作空间。
定下这件事情后,朱由检又召来郑芝虎,告诉他自己的决定。
郑芝虎听到皇帝愿意派卫所士兵给他们后,欢喜得合不拢嘴。
又听皇帝说道:
“每个军户要带十户移民,每个千户所就是一万户。”
“这些人到了南洋,你们有没有信心接过去?”
和东宁的情况不一样,大明在南洋那边,没有多少据点,甚至连气候都不熟悉。
东宁能一下子接受五万户移民,是因为那里本就有上万汉民。而且东宁冬天的气候,也能让陕西移民适应。给他们搭个帐篷,就能渡过冬天。
但是南洋就不一样了,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而且雨水频繁,不能靠简单的帐篷住下去。
所以朱由检提前说出这件事,让他们做好准备。
郑芝虎早有准备,拍着胸膛说道:
“陛下放心,臣等已经在东宁安排营地,在他们适应之后,再运往南洋岛屿。”
“别说一个千户所一万户,就是更多户口,也能安排过来。”
朱由检点了点头,对这些还是相信的。南洋的情况再恶劣,至少冻不死人,甚至都饿不住。那些适应气候的土著,不盖房子不种地,靠采集就能活下去。
也因为此,南洋土著普遍偏懒。荷兰人前几年修建的巴达维亚城,主要都是靠华人。
与之相比,北方的情况就恶劣多了。冬天没有房屋,基本不可能活下去。
这也是他在东北成立了三个藩国,却只能先向南洋移民的原因。
东北那边的环境实在太恶劣,只能盖好房子,再把移民迁过去。
这导致东北的移民一直不多,远远不如南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