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1 / 2)

两天后。</P>

恰逢赶集的日子。</P>

镇子上挺热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P>

沿街的一家门面,挂出了“春香布店”的招牌。</P>

二姐和三姐把缝纫小组,搬到了这边。</P>

里面做成衣,外面支起一个摊子,卖的确良布料。</P>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的确良布料十块钱一米,不要布票,欲购从速!”一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这个声音。</P>

听到这个,不少乡亲都是眼前一亮。</P>

原先,有些人听说,县城开了家卖的确良的布店,引发了排长队抢购。</P>

没想到,镇子这边也有了。</P>

众人循着声音凑过来,布摊前面很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P>

周春香跟缝纫小组的两个学徒工,则是笑眯眯的招呼客人。</P>

“这不是春香妹子吗?你咋来卖布了呢?”有个妇人好奇道。</P>

周春香一看,这还是一位熟人,顿时笑着说道:“十三婶,我这也是干个体户,讨一口饭吃嘛,怎么样,看上了哪种颜色,给你扯几米?”</P>

十三婶伸手摸了摸布料,顿时啧啧感叹。</P>

这的确良还真是可以,摸上去滑溜溜的,跟绸缎似的。</P>

瞧着也挺结实,貌似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比棉布耐磨,没那么容易破洞。</P>

她家里也有一套的确良衣裳,还是当年结婚的时候,爱人豁出去给买的,平时珍惜得很,不是逢年过节,还不舍得拿出来穿。</P>

现如今,瞧见价钱如此实惠,十三婶不由得心动了。</P>

“都是乡里乡亲的,就不能再便宜一点儿?”十三婶问道。</P>

周春香摇了摇头,说道:“婶儿,这价钱已经够低了,你要去买块别的布料,每米少说得十四块,甚至十五块。”</P>

“的确良布料宽,一米就能做一件衬衣,还省了好几块钱,你说多划算啊。”</P>

“哟,有道理啊。”十三婶来劲了,“你等着,我来赶集太匆忙,身上没带啥钱,现在回家去取,最迟半个钟就过来。”</P>

“你给我留三米布,家里仨个娃儿,每人做一件衣裳呗。”</P>

“好嘞!”周春香答道。</P>

十三婶急匆匆的走了。</P>

看得出来,她是真心想买。</P>

听到了这番对话,立即有乡亲按捺不住,掏腰包购买。</P>

眨个眼的功夫,五米布料就卖了出去。</P>

此时,老苟也挤进人群,冲着她眨巴眼睛:“三妹子,我打算做一套新衣裳去相亲,得多少米布啊?”</P>

闻言,众人哄笑起来。</P>

老苟是市场管理员,跟大家都很熟,平时油腔滑调的,老是喜欢逗小姑娘。</P>

周春香打量着他,思忖道:“两米五差不多了,苟哥你是真的想买?”</P>

“那必须的,”老苟一脸认真,“不把自己捯饬得精神一点,哪个姑娘能看上我啊。”</P>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P>

目测这位是刚需啊。</P>

难怪布料刚摆出来,就来照顾周春香的生意。</P>

周春香也乐了,强忍着笑帮他扯布。</P>

做惯了裁缝的活儿,她扯布很熟练,动作干净利索。</P>

其他两个学徒也差不多。</P>

老苟买到了合适的布料,满意的离开了。</P>

更多的乡亲加入了抢购的行列。</P>

因为这个价钱,确实够香的。</P>

尤其是还不用布票,可以敞开来买。</P>

在荷包不够鼓的情况下,省钱就等于赚到了。</P>

旁边由周春秀负责记账收钱。</P>

同时,缝纫小组做好的成衣,也由她来销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