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P>
周春明继续领着人打谷子。</P>
好几亩地呢,哪怕有先进的农业机械,也得花费不少时间。</P>
基本上,这台脱粒机每小时能处理五百斤。</P>
他们正在忙着。</P>
公社机关的方向,再次来了两三百人。</P>
领头的,依旧是肖卫革。</P>
其他的都是各个生产队的负责人,全都是来参观学习的。</P>
大家在公社开会,就听说了周家的先进经验。</P>
个个都来了兴趣。</P>
貌似杂交水稻是个好东西啊。</P>
看着地上那几个装得满当当的麻袋,社队干部们非常羡慕。</P>
除此之外,还来了不少瞧热闹的社员。</P>
打谷现场挤满了人。</P>
“春明,你给大家们讲几句。”肖卫革说道。</P>
周春明倒也不推辞,环顾着四周,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公社干部,种植杂交水稻是必由之路。”</P>
“亩产五百公斤只是小意思。”</P>
“而且,它的吸水和吸肥能力更强,稻穗也大,颗粒也更饱满,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不错,我向大家强烈推荐。”</P>
听了他的话,众人都纷纷点头。</P>
也有些人,伸手拿起堆积在地上,未曾脱粒的稻杆查看。确实是长势喜人,穗大粒多。</P>
“那它的缺点有没有?”肖卫革又问。</P>
“凡事都有两面性,”周春明说道,“种植杂交水稻以后,不用再为缴公粮而发愁。”</P>
“但是,它的种植成本相对高一点,因为要买化肥。”</P>
“种子这方面,也要每年购买,不能像过去那样,用自家的种子栽种。”</P>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P>
如果周春明不说,他们压根就不晓得。</P>
随即,肖卫革又问了一下细节。</P>
种子和化肥占成本的比例,每亩大概需要各种肥料多少斤之类的,现场给大家算了一笔账。</P>
“很划算!非常的划算!”肖卫革大声说道,“这就证明了,推广杂交水稻的思路是正确的。”</P>
“咱们要以周家为典型,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P>
“争取明年春耕的时候,杂交水稻的种植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为广大社员谋福利。”</P>
他的话,引来了一片热烈的掌声。</P>
在场的人们,对于杂交水稻前景,又看好了几分。</P>
公社的通讯员,也来采访周春明,询问种植杂交水稻的初衷,以及各种经验,方便回去写广播稿,向全公社播报表扬。</P>
也有人搬来几块标识牌,上面写着“河集公社杂交水稻示范田”的字样,插在周家责任田里。</P>
又忙了一整天,地里的活儿干完了。</P>
剩下的事情,暂时交给周占魁和老五周春亮。</P>
反正有拖拉机帮忙,干啥都很方便。</P>
黄昏时分,周春明才来到药材站。</P>
农忙归农忙,自家生意总要多留意。</P>
随后,张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P>
“春明兄弟,好消息!快他妈笑死我了!”张沅哈哈大笑,“狗日的老许,突然娶了个乡下妞,据说还是你的同班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