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听白嬷嬷讲宫里的形式,听了城南才知道,别看二皇子已经登上了太子之位,可是这位置却并不稳固。太子没有外戚助力,皇后性薄,虽不至于被害,却也不喜争权。皇后的娘家,十分神奇地站在了大皇子一派。原因,威国公的现任夫人是黎贵妃的亲姑姑,是黎左相的亲妹妹。
而皇后的亲娘,威国公的原配夫人已经死了,并且为此事皇后还和威国公府闹翻过。
威国公府大老爷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郑文诗的亲爹。端亲王妃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但这威国公府的大老爷恶疾缠身,闲居从五品的官职,啥忙也帮不了。
威国公府二老爷是现任老夫人的亲儿子,郑文瑶的爹。因着黎贵妃的引荐,居朝上二品大员。
如此看来,那天在花月坊中郑文瑶郑文诗两姐妹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说起郑文诗,第二天,她倒是差了人给自己送了好几瓶染甲汁来,红红的,甚是讨喜。
至于那好麻烦的关系,也能勉强理清,就是说,太子的外戚实力基本为零,而且都站在了敌人大皇子的立场上,除了一个病怏怏的大舅,但也是个什么都帮不了的。
除此之外,城南还和小城西疯打疯闹,和夜城北谈谈待嫁心得,无疑是取笑为主。
说起来,她们的婚姻也都是一种联姻,政治婚姻。端亲王府无疑也是太子一派,和大姐姐夜城南结亲,再有大哥哥和二哥哥是太子俩兄弟的侍读身份,无疑已将城亲王府与太子绑在了一起,那司马师苍为何弃水语郡主选自己?没必要不是吗?娶了水语,还能拉拢原本保持中立的宁王府。娶了自己,似乎,无关紧要,根本就不会影响城亲王府的立场。那,他为何娶自己呢?
城南知时间已不多,也加进了学习的脚步。技多不压身,有技术傍身总要安心一些。便翻了翻医术,能记多少是多少,在皇家生活,懂点医术,会好很多。只不过,看着医术,总是想起以前的闺蜜笑笑,唉,和她,今生恐已无法再见。
技艺,除了医术,城南还在王妃的指教下,弹琴,练诗,这些都是大家闺秀的必备技能。城南本想学学跳舞,奈何太难,时间不多,便是放弃了。
很快的,她的大红嫁衣在王妃和晓风晓雨的帮助下,绣完了,十分繁琐,看着精秀美丽。司马师苍的衣裳,也是只差了一两针,也是红色,滚金边,绣得也还上眼。圣花节眼看着近了,意味着,她要出阁了。
嫁人的前两天,她二哥哥二嫂嫂也回来住了,二哥哥夜城昭送了她二十抬嫁妆,二嫂嫂林素玉送了自己添妆,一个玉框的鸳鸯绣屏,还熏了香,别致精巧得紧,绣的鸳鸯栩栩如生,女红了得,对她一个怀了身子的人来说,太不容易,林素玉还感激她呢,感激什么城南都明白,沈画云那个妾室,该是没什么好下场,还有,在墨砚池,那些她身上染了麝香的东西,自己虽然没查出到底是谁下的手,但也帮着她除了一些小产的危险。
不仅是林素玉,还有她大姐姐夜城北,宫里的永宁公主,威国公府的郑文诗,端亲王府的端静郡主,虽不相识,但以后肯定是少不了来往的。皇宫里依附皇后一派公主也是送了添妆,都是些珍贵体面的东西。
她的嫁妆很丰厚,镇远王府里抬了二百八十八抬,王府里陪嫁的二百六十抬,大哥哥二哥哥一人二十抬。这并起来,就有五百八十八抬了,比公主嫁人的嫁妆还多,不过嫁的人是皇子,就不必顾虑越了公主这一点了。
王妃倒是出了个主意,到时候两抬并作一抬走,那名义上就只有二百九十四抬不少也不多,说出去也没那么招人羡慕嫉妒恨。
前一天,城南躺在床上,想着明儿就要嫁人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眼看着都二更天了,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想着明儿的事儿会更多,城南就撑起来燃了一支安息香,闭了眼,这才缓缓入了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