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国远征军停止进攻,法军部队的进攻也被迫停止,历时近一年的索姆河战役终于结束,整场战役中英国远征军伤亡45万人,法军伤亡34万人,德军伤亡54万人。
如果不是索姆河战役后期是罗克在指挥,那么英国远征军的伤亡会进一步增加,德军的伤亡也会更少。
当然了,以上这些数字都是各国官方给出的数据,除了这些数字之外,协约国和同盟国还公布了一些数据,英国政府声称在1915年有15万人在西线牺牲,法国公布的牺牲数字是26万,德国公布的数据最少,1915年全年,德国在西线居然只有143万人战死。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都是1915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从一月份一直打到11月,索姆河战役也是一月份爆发,不过只打到十月罗克就主动停止进攻,德军仅在凡尔登就损失了433万人,怎么可能只有143万人战死。
德国可没有英国远征军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也没有设施完善物资充裕的野战医院。
其实英国公布的数据也是打了折扣的,罗克了解到的情况,英国在1915年的牺牲官兵总数应该是在30万人左右。
这个数据不能公布,要不然的话温斯顿马上就要下台,英国也要退出战争,民主自由不是开玩笑的。
顺便提一句,在英国政府的宣传中,德军在1915年共有约89万军人战死,如果把伤员也算上,这个数字还要翻十倍。
这个时代的媒体就是这么荒谬。
关键是,这么荒谬的数据居然还有人信,这就让罗克实在是哭笑不得。
在这一波宣传中,《泰晤士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罗克大笔资金的支持下,现在《泰晤士报》的销量已经超过《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成为英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神奇的是,纵然编辑和记者在报纸上满口跑火车,《泰晤士报》依然树立起公正客观形象,被誉为英国报界的“良心”。
到11月,各个战场都逐渐陷入沉寂,凡尔登战役结束了,法军损失了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凡尔登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法国和德国都损失惨重,德国方面直接导致法金汉辞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上台,法国这边也不消停,凡尔登战役期间,法国政府不敢找霞飞算账,怕影响到军心士气,现在凡尔登战役终于结束了,法国政府第一时间要求霞飞辞职,新任法军总司令是在凡尔登战役中表现出色的罗伯特·尼维勒。
罗伯特·尼维勒之所以表现出色,和罗伯特·尼维勒的能力真没多大关系,如果不是英国远征军及时发动索姆河战役,大大牵制住德军兵力,那么凡尔登战役应该会在几个月前就结束。
影响凡尔登战役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布鲁西诺夫在加利西亚的进攻也是原因之一,法金汉为了帮助奥匈帝国防守,把原本准备派往凡尔登的部队调到加利西亚,这直接导致法金汉被解职。
威廉二世没有法国总统扑恩加莱的耐心,凡尔登战役还没有结束,法金汉就被解职直接送到罗马尼亚,德军高层动荡不安,这也同样影响到了一线部队的军心士气。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罗伯特·尼维勒大放异彩,罗伯特·尼维勒绝对要感谢罗克的帮助,正是因为罗克在比利时开始新的进攻,兴登堡才不得不从凡尔登抽调部队增援比利时,这直接导致德军在凡尔登也陷入兵力不足的困境。
所以德军才会多次主动放弃阵地,将墨兹河东岸的土地全部还给法军。
这都被当成是罗伯特·尼维勒的功劳。
11月初,第九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束了,闹剧在伊松佐河畔再次上演,参战部队的表现就像是个笑话,整个1915年,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在一系列伊松佐河战役中一共有14万人战死。
11月14号,罗伯特·尼维勒接替霞飞成为新的法军总司令,曼京在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又在凡尔登发起了几次进攻。
这几次进攻都没有攻破德军防线,鲁登道夫担任德军总参谋长之后,德军的土木作业也是进步神速,到年底之前,曼京一共发动了四次进攻,唯一的成果是给法国在1915年的伤亡名单上又增加了45万人。
看看人家这效率,再看看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连杀人都不专心,真该被逐出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