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董国舅受诏(1 / 2)

董承览读完诏书,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彻夜难眠。</P>

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书院,反复查看那份诏书,却无计可施。</P>

无奈之下,他将诏书放在桌上,沉思着如何消灭曹操。</P>

思绪万千,他不知不觉伏案而睡。</P>

突然,侍郎王子服来访。</P>

门卫知道两人关系密切,不敢阻拦,便让他进了书院。</P>

王子服看到董承熟睡,桌上的诏书露出一角,上面隐约可见“朕”字。</P>

他心生疑虑,悄悄取出诏书查看,然后藏入袖中,唤醒董承说:</P>

“国舅真是逍遥!你怎么能安心睡觉?”</P>

董承惊醒,发现诏书不见了,惊慌失措。</P>

王子服说:</P>

“你想杀曹公,我要去告发。”</P>

董承哭着说:</P>

“如果兄长这样做,汉室就完了!”</P>

王子服笑道:</P>

“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家世代受汉朝恩禄,怎么会不忠心?我愿意帮你一把,共同除掉国贼!”</P>

董承激动地说:</P>

“有兄长这份心,是国家的大幸!”</P>

王子服提议:</P>

“我们应该在密室里立下誓言,各自舍弃三族,以报答汉君。”</P>

董承高兴地拿出一幅白绢,先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誓言;王子服也跟着写下。</P>

写完后,王子服说:</P>

“将军吴子兰与我交情深厚,可以拉他入伙。”</P>

董承点头:</P>

“满朝大臣中,只有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的心腹,他们一定会与我同行。”</P>

正在商讨要事时,家仆突然进来通报,说种辑和吴硕前来拜访。</P>

董承立刻高兴地说:</P>

“这是天赐良机!”</P>

他让子服暂时躲藏到屏风后面。</P>

他赶紧让子服找个角落藏好。</P>

两位大佬被请进书房,刚刚坐稳,茶还没喝完,</P>

种辑就忍不住问:</P>

“许田围猎那档子事,你是不是也觉得憋屈?”</P>

董承耸耸肩:</P>

“憋屈是憋屈,但能咋办呢…”</P>

吴硕一拍桌子:“老子誓要剁了那个曹奸贼,可惜就是缺个帮手!”</P>

种辑点头如捣蒜:</P>

“为国家除害,死了也是值了。”</P>

这时,王子服从屏风后面探出头来,一脸严肃:</P>

“你们俩居然想搞曹丞相!我得去告状,董国舅可以作证哦。”</P>

种辑气得瞪眼:</P>

“怕个球!我们就算死了也要做个快乐潇洒的汉朝之鬼,总比你这拍马屁的强多了!”</P>

董承打了个哈哈:“别紧张,王侍郎这是在开玩笑呢。”</P>

随后,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诏书,两人一看,眼泪哗哗的流。</P>

承随即请他们签上血书之名。</P>

王子服说:</P>

“二位稍等,我去叫吴子兰来。”</P>

子服很快带着子兰回来,与大家相见,子兰也签了名。</P>

董承邀请他们到后堂共饮。</P>

突然!</P>

有消息传来,西凉太守马腾前来拜访。</P>

董承随口说了句:</P>

“告诉他我得了传染性风寒,接触不得,不方便见客。”</P>

门卫跑去传话,</P>

结果马腾不但没走,反而炸毛了:</P>

“昨晚我还看见董承他在街上炫耀那身衣服,今天就装病?我是来找他有事商谈,不是来串门的!”</P>

门卫只好又跑回来,</P>

董承无奈,只能去迎接这位不速之客。</P>

两人见面后,</P>

马腾就像开了炮一样:</P>

“我来辞行,却被拒之门外,这是为何啊?”</P>

董承尴尬地笑着说:“我这不就是个小风寒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P>

马腾却不依不饶:“你这张脸红润得跟苹果似的,哪里有病样?”</P>

董承:“……………”</P>

马腾愤然转身,边走边叹:</P>

“看来…这里没有能救国的人了!”</P>

承被这话触动,连忙挽留他,询问:</P>

“您认为谁是不能救国的人?”</P>

马腾怒斥:“许田射猎的事让我气愤难平;你是国之重臣,却沉溺于酒色又怠惰,不思进取,怎能为皇家解难?”</P>

董承怀疑他的真诚,便假装惊讶地问:</P>

“曹丞相是国家栋梁,您怎可这样说?”</P>

马腾更是愤怒:</P>

“你还当他是好人?”</P>

董承赶紧提醒:</P>

“嘘!小声点,隔墙有耳。”</P>

马腾不屑地说:“那些贪生怕死之徒,不配谈论国家大事!”</P>

说罢,他又想离开。</P>

董承知道马腾的忠诚,便说:</P>

“请息怒,我给您看一样东西。”</P>

于是,马腾被邀请进入书院,并被展示了一份诏书。</P>

他读完后,情绪激动,咬牙切齿,以至于嘴角渗出血来。</P>

他对董承说:“如果您有所行动,我将率领西凉的士兵作为外援。”</P>

董承请求马腾与其他几位贵族见面,并拿出了义状,让马腾在上面签名。</P>

马腾随即取酒,与众人滴血为盟,誓言:“我们誓死不背叛约定!”</P>

他指着座上的五人说:</P>

“如果咱们能有十个人的话,大事就能成功。”</P>

董承回应道:“忠诚和正义的人是难以多得的,如果选择不当,反而会互相伤害。”</P>

马腾便要求拿《鸳行鹭序簿》来查看,当他翻到刘氏宗族的部分时,突然拍手说:“为何不与此人商议?”</P>

众人都好奇地问是谁。</P>

马腾从容不迫地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正是:</P>

本因国舅承明诏,</P>

又见宗潢佐汉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