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曹操趁着袁绍的溃败之际,整顿军队,蜿蜒追击。</P>
袁绍仅着轻便便服,率领八百余名骑士,疾驰至黎阳北岸。</P>
大将蒋义渠出营迎接。</P>
袁绍将先前的遭遇向义渠倾诉,义渠随即召集四散的士卒。</P>
这些士卒得知袁绍尚在,纷纷如蚁附膻,士气再度高涨,商议返回冀州。</P>
行军途中,夜宿荒凉的山野。袁绍在帐篷中听到远处传来哭泣声,便悄然前往倾听。</P>
原来是一群战败的士兵聚在一起,诉说着失去兄弟、亲人的痛苦,个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P>
他们纷纷表示:</P>
“如果当初听从田丰的建议,我们又怎会遭受这场灾难!”</P>
袁绍悔恨交加地说:</P>
“我不听田丰的劝告,导致兵败将亡,如今回去,还有什么脸面见他?”</P>
次日,袁绍骑上马正准备出发时,逢纪率军前来接应。</P>
袁绍对逢纪说:</P>
“我不听田丰的话,才落得如此下场。我如今回去,羞愧难当。”</P>
逢纪趁机进谗言道:</P>
“田丰在狱中得知主公兵败,竟拍手大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P>
袁绍勃然大怒:</P>
“这个狂妄的书生竟敢嘲笑我!我一定要杀了他!”</P>
于是,他命令使者带着宝剑先行前往冀州的监狱,处决田丰。</P>
却说在那牢狱深处,田丰正闲坐,</P>
忽一日,</P>
一名狱吏蹦跳着来到他面前,笑嘻嘻地开口道:</P>
“别驾大人,小的给您贺喜来啦!”</P>
田丰挑了挑眉,反问道:</P>
“喜从何来?”</P>
狱吏得意洋洋地说:</P>
“袁将军吃了个大败仗回来,您这回儿可要受宠了!”</P>
田丰闻言,哈哈大笑:</P>
“我这是乐极生悲啊!”</P>
狱吏不解,追问:</P>
“别人都为您高兴,您怎么反倒说死就死呢?”</P>
田丰摇头叹气:</P>
“袁将军这人看似宽宏大量,实则心狭嫉妒,从不看重忠心。要是他打赢了,心情一好,说不定还能放我一马;如今他输得灰头土脸,我是彻底没戏了。”</P>
狱吏半信半疑,还没反应过来,</P>
一个使者带着利剑匆匆而来,传下袁绍的命令,要取田丰项上人头。</P>
狱吏这才如梦初醒,大惊失色。</P>
田丰淡定地说:</P>
“我早就知道自己难逃一死。”</P>
狱吏们听了,无不泪流满面。</P>
田丰又道:</P>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若是不识时务,跟错了老板,那是自己缺心眼!今日我这一死,又有何妨!”</P>
说罢,就在狱中自刎了。后来的人们为此吟诗一首,打趣道:</P>
昨儿沮授在军中丢了面子,</P>
今儿田丰在狱里丢了脑袋。</P>
河北的顶梁柱一个个倒下,</P>
本初家底儿不保,</P>
这江山怕是要换主啦!</P>
田丰死后,听说的闲人都是一副“哎呦喂”的表情。</P>
袁绍打道回府到冀州,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政务啥的都成了浮云;</P>
家里的刘夫人则是催他赶紧定个接班人。</P>
老袁家有三个少爷:</P>
大少爷袁谭,文艺名显思,被发配去青州看大门;</P>
二少爷袁熙,</P>
小号显奕,被打发去幽州吹风;</P>
至于三少爷袁尚,</P>
花名显甫,是老袁和刘夫人的小棉袄,长得一表人才,老袁疼得不行,就留在了身边。</P>
自从官渡那边吃了败仗,</P>
刘夫人就开始撺掇立小棉袄袁尚为太子,</P>
老袁就拉上审配、逢纪、辛评、郭图这四个哥们儿一起开个会。</P>
原来审配和逢纪是袁尚的粉丝,辛评和郭图则是袁谭的铁杆。</P>
这四人各自拥护自己的偶像。</P>
当下,袁绍对这四人说:</P>
“现在外头还乱着呢,家里的事儿得早点儿弄明白,我想商量商量立个接班人。</P>
大儿子谭,脾气火爆,动不动就想砍人;二儿子熙,又软趴趴的,难成大器;</P>
三儿子尚,倒是有那么点儿英雄气概,对读书人也很尊敬,我打算立他。你们觉得咋样?”</P>
郭图跳出来说:</P>
“三个少爷里头,谭是老大,现在又在外面混,主公你要是废长立幼,那家里可就要闹腾了。现在咱们军队士气低落,敌人又快打到家门口了,</P>
哪还有空让父子兄弟内斗啊?主公你还是先想想怎么挡敌吧,立谁当太子这事儿,别瞎折腾了。”</P>
袁绍听罢,还是犹豫不决。</P>
在一阵风风火火的急报中,</P>
消息传来:</P>
袁熙带着六万大军,从幽州浩浩荡荡而来;</P>
袁谭也不甘示弱,领着五万勇士,自青州踏步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