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曹操大宴铜雀台(2 / 2)

“诸位的佳作真是太过奖了。我本是个无名小卒,起初只是被举为孝廉。后来天下大乱,我在谯东五十里外建了座小书屋,春夏读书,秋冬打猎,</P>

只待天下太平,我才会出山做官。谁知朝廷召我为典军校尉,</P>

我便改变了初衷,一心只想为国家除害立功,</P>

希望死后墓碑上能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P>

我的一生也就无憾了。想想自从我讨伐董卓、剿灭黄巾军开始,</P>

除掉袁术、打败吕布、消灭袁绍、平定刘表,终于使天下太平。</P>

身为宰相,已是人臣之极,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如果没有我,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自立为帝,多少人自封为王。</P>

或许有人见我权势过大,便妄加揣测,怀疑我有异心,这真是大错特错。我常怀念孔子对文王至德的赞誉,</P>

这话深深刻在我心中。但要我放弃兵权,回到我被封的武平侯国,那是不可能的。</P>

一旦放下兵权,恐怕就会被人所害。如果我失败了,国家也会随之倾覆,因此我不能为了虚名而招来实祸。诸位一定有不理解我的苦心。”</P>

众文官听后,纷纷起身行礼道:</P>

“即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上丞相您啊!”</P>

后人有诗叹道:</P>

周公畏惧流言蜚语之时,</P>

王莽谦逊礼贤下士之际。</P>

假若当年他们就此陨落,</P>

一生的真假忠奸又有谁能知晓!</P>

曹操连灌几壶老酒,不觉间醉意朦胧,吆喝着手下递过来文房四宝,也想凑个热闹,写首《铜雀台诗》来显摆显摆。</P>

刚沾墨,突然有小厮气喘吁吁地报:</P>

“大事不好啦!东吴那边派华歆来了个奏章,说刘备被拜为荆州牧,孙权还把妹妹嫁给了他,咱们汉水流域的九郡,有一大半都归了刘备啦!”</P>

曹操一听,手忙脚乱,笔一扔,差点没把地板砸出个洞。</P>

程昱一脸诧异地问:</P>

“丞相啊,您在千军万马里头,箭飞石舞的,都面不改色。这会儿听说刘备得了荆州,怎么就跟丢了魂似的?”</P>

曹操叹道:“刘备这家伙,可是人中龙凤,以前一直没找到机会。现在得了荆州,那不就像是龙游大海,得意得很?我能不心惊胆战吗!”</P>

程昱又问:“丞相,您知道华歆这次来,是啥目的不?”</P>

曹操摇头:“摸不着头脑…”</P>

程昱笑道:“嘿,孙权那是防着您呢,怕您趁虚而入。所以派华歆来,明里是给刘备捧场,实际上就是想稳住您,让您别轻举妄动。”</P>

曹操恍然大悟:</P>

“哦,原来如此。”</P>

昱接着说:“我这有个主意,能让孙、刘两家自个儿掐架,您就趁机捡便宜,一举两得。”</P>

曹操一听,乐得合不拢嘴,急忙追问:“什么好计策?”</P>

程昱慢条斯理地说:“东吴那边,全靠周瑜撑腰。您要是上表推荐周瑜做南郡太守,程普当江夏太守,</P>

再把华歆留在朝中重用,周瑜肯定得跟刘备翻脸。到时候,咱们就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P>

曹操拍手称快:</P>

“仲德这招,正中下怀!”</P>

于是,曹操立刻把华歆叫到跟前,又是金银财宝,又是官职封赏。</P>

宴会散后,曹操带着文武百官回到许昌,立马上表让周瑜当南郡太守,</P>

程普任江夏太守。</P>

华歆也被封为大理少卿,留在许都。</P>

使者飞奔东吴,周瑜和程普各自领命。</P>

这下,曹操的计谋,可算是落了个好局。</P>

周瑜心中的复仇火焰熊熊燃烧,他决定采取行动。</P>

于是,他给吴侯写了一封信,信中恳求让鲁肃出马,去把荆州要回来。</P>

孙权,那位有着王者风范的家伙,对鲁肃说:</P>

“记得吗?那时候你可是担保把荆州借给了刘备,现在那家伙拖拖拉拉的,到底什么时候还啊?”</P>

鲁肃,一脸淡定地回答:</P>

“借据上可是清清楚楚写着的,只要他们拿下西川,荆州就得归还。”</P>

孙权没好气地回了一句:</P>

“就知道说要取西川,结果到现在连个兵影都没动,这不是明摆着忽悠人嘛!”</P>

鲁肃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让我去吧,我保证说得他们哑口无言。”</P>

说完,他就跳上船,像一阵风一样朝荆州驶去。</P>

却说玄德和孔明在荆州,忙着囤积粮草,操练兵马,吸引了远近英雄豪杰纷纷来投。</P>

忽有探子飞报,鲁肃大人驾到。</P>

玄德转头问孔明:</P>

“子敬这回来,有何贵干?”</P>

孔明笑道:“昨日孙权上表,推荐您为荆州牧,这不过是他防曹操的一招棋。</P>

曹操也不甘示弱,封了周瑜为南郡太守,这是要让咱们两家互斗,他好看戏捡便宜。</P>

鲁肃此来,多半是周瑜刚得了太守之位,想来讨回荆州。”</P>

玄德搔头道:</P>

“那我该怎么应对?”</P>

孔明眨巴着眼睛:“如果鲁肃提起荆州的事,您就给我哭个惊天动地。等您哭得伤心欲绝时,我就出来劝解。”</P>

两人商量妥当,便迎接鲁肃入府,礼数周到,分宾主落座。</P>

鲁肃开口道:“如今皇叔成了东吴的女婿,按理说鲁肃该当主人,怎敢僭越?”</P>

玄德哈哈一笑:“子敬你我老交情了,何必这么客气?”于是鲁肃也就不客气地坐下了。</P>

茶过三巡,鲁肃开门见山:</P>

“奉吴侯之命,特来商讨荆州一事。皇叔您借住已久,尚未归还。现在既然两家成了亲家,看在亲情的份上,是不是该考虑交还了?”</P>

玄德一听,立马捂脸大哭,泪水如泉涌。</P>

鲁肃吓了一跳:</P>

“皇叔,这是怎么了?”</P>

玄德却是一个劲儿地哭,眼泪哗哗的,</P>

突然听说荆州要送人,伤心得不行。</P>

孔明轻步从屏风后探出头来,戏谑道:</P>

“亮在此偷听已久。子敬兄,可知我家大人泪奔的缘由?”</P>

鲁肃摇头如拨浪鼓,“实在未卜先知。”</P>

孔明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P>

“这有何难猜?当初我家大人只是暂借荆州,承诺攻下西川便归还。想想看,益州的刘璋可是大人的骨肉兄弟,同为汉朝血脉。</P>

若是动兵攻占,恐怕要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若是不攻,归还了荆州,咱们又何处安家?</P>

若不归还,对你家主公面子上又过不去。实在是进退两难,所以泪如泉涌啊。”</P>

孔明这番话,直击刘备的心弦,他不禁捶胸顿足,哭得惊天动地。</P>

鲁肃连忙劝解:“皇叔且慢悲伤,与孔明好好商量对策。”</P>

孔明接着说:“麻烦子敬兄回禀吴侯,不妨多费些口舌,将我们的困境娓娓道来,恳请再宽限几日。”</P>

鲁肃皱眉担忧地问:“倘若吴侯不肯通融,我们该如何是好?”</P>

孔明信心满满地答道:“吴侯既已将亲妹许配给皇叔,怎能不体恤情面?望子敬兄美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