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操,那位乱世枭雄,带着他的大军西征,将部队分为三路:前锋由猛将夏侯渊和张合领衔;</P>
曹操本人则率领主力居中指挥;后勤大队长曹仁和夏侯惇负责押送粮草。</P>
不料,他们的动向早被间谍通报给了汉中的张鲁,于是张鲁和他的弟弟张卫开始策划如何打退这支来犯之敌。</P>
张卫建议:“汉中地势险要,尤其是阳安关,简直是天险。咱们可以在关隘两侧,利用山林地形,布置十几个寨子,用来迎战曹军。兄长你就在汉宁坐镇,多准备些粮草。”</P>
张鲁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派遣大将杨昂、杨任,和他们的弟弟一起出发。</P>
他们的军队抵达阳安关后,迅速扎下营寨。</P>
夏侯渊和张合带领的前军不久也到了,得知阳安关已有敌军把守,便在关外十五里处扎营。</P>
那天晚上,士兵们经过长途跋涉,都已疲惫不堪,各自早早休息去了。</P>
谁知,夜深人静之时,寨子后面突然火光冲天,杨昂和杨任带领的两路兵马杀声震天地劫寨而来。</P>
夏侯渊和张合慌忙跳上马背,四周的曹军也乱哄哄地涌入战场,但终究是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败退回去见曹操。</P>
曹操一见这情形,气得七窍生烟:</P>
“你们两个,行军打仗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士兵们长途跋涉后最易遭人偷袭?怎么就不知道提前防备?”</P>
他拔出腰间的宝剑,想要以军法处置二人,幸亏其他将领们求情,这才免去了两位将军的斩首之灾。</P>
在阳光明媚的次日,曹操自告奋勇地带领前队,只见山势险峻,树木葱郁,道路如同迷宫一般,让人心生疑虑,</P>
担心有伏兵埋伏,于是果断决定带着军队回寨。</P>
他对着许褚、徐晃两位大将说:</P>
“如果我早知道这里有如此凶险,我肯定不会带兵过来。”</P>
许褚回答说:“我们已经来到这里,主公不能怕辛苦。”</P>
第二天,曹操只带着许褚和徐晃两人,骑马前去查看张卫的寨栅。</P>
三人转过山坡,远远就看到了张卫的寨栅。</P>
曹操挥舞着马鞭,指着远处的寨栅,对两位大将说:</P>
“这么坚固的寨栅,短时间内很难攻克。”</P>
话音未落,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喊,箭如雨下,杨昂、杨任分别从两个方向杀了过来。</P>
曹操大惊失色。</P>
许褚大声喊道:“我来挡住敌人,徐公明,你保护好主公。”</P>
说完,他提着刀,骑着马冲向前方,独自抵挡两位将领。</P>
杨昂、杨任无法抵挡许褚的勇猛,只能回马撤退,其他人也不敢再前进。</P>
徐晃保护着曹操逃过山坡,前面又出现了一支军队,原来是夏侯渊、张合两位将领听到喊声,所以带兵过来接应。</P>
于是他们成功击退了杨昂、杨任,救回了曹操。</P>
曹操重赏了四位将领。</P>
从此,双方对峙了五十多天,却没有再交战。</P>
曹操下令撤军。</P>
贾诩问道:“敌人的势力还未见强弱,主公为什么要撤退呢?”</P>
曹操回答说:“我估计敌人每天都在防备我们,很难迅速取胜。我以撤军为名,让敌人放松警惕,没有防备,然后我们再分派轻骑兵偷袭他们的后方,必定能打败他们。”</P>
贾诩赞叹道:“丞相的神机妙算,真是难以预测。”</P>
于是,他命令夏侯渊、张合分兵两路,各自带领三千轻骑兵,从小路绕到阳安关后方。</P>
与此同时,曹操带领大军拔营而起。</P>
杨昂听说曹军撤退,便找杨任商量,想要乘机攻击他们。</P>
杨任却说:“曹操诡计多端,我们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不能追赶。”</P>
杨昂说:“如果你不去,我就自己去。”</P>
杨任苦苦劝说,但杨昂却不听。</P>
于是,杨昂带领五寨的军队前进,只留下少数士兵守寨。</P>
当天,大雾弥漫,视线模糊,杨昂的军队走到半路,无法前行,只能暂时扎营。</P>
却说那夏侯渊带着一队人马,翻过山头,只见浓雾如墨,耳边传来人声马嘶,心里暗想:</P>
“这该不会是敌军的埋伏吧?”</P>
于是急忙催促部队快马加鞭。结果在大雾中,他们稀里糊涂地跑到了杨昂的营寨门前。</P>
守寨的士兵们听到马蹄声,还以为是杨昂出去溜达的兵回来了,便大开门迎接。</P>
曹军一股脑儿涌进去,发现是个空荡荡的寨子,于是乎就在里头点起了熊熊大火。</P>
五寨的士兵们见状,纷纷弃寨逃之夭夭。</P>
等到雾气散去,杨任带着援兵赶来,和夏侯渊没打几个回合,背后张合的部队也到了。</P>
杨任杀出一条血路,狼狈逃回南郑。</P>
而杨昂想要撤退时,已经晚了,夏侯渊和张合两人已经占领了他的寨子。</P>
紧接着,曹操的大军如洪水猛兽般赶到,两面夹击,把杨昂逼得无路可走。</P>
杨昂想要突围,却不幸撞上了张合,两人交手,杨昂被张合给结果了。</P>
败兵们灰溜溜地回到阳安关,向张卫报告。</P>
原来张卫得知两位将军败走,营地失守,半夜就弃关逃跑了。</P>
曹操于是轻松拿下阳安关及其附近的营寨。</P>
张卫和杨任回去见张鲁,张卫禀报说两位将军丢了关口,导致守关失利。张鲁一听大怒,就要斩了杨任。</P>
杨任辩解说:“我曾经劝过杨昂不要追击曹军,他不听,这才导致了这场惨败。请给我一次机会,我再去挑战,必定斩下曹操的首级。如果失败,我愿意接受军法处置。”</P>
张鲁接过军令状,杨任上马,带着两万兵马离开南郑扎营。</P>
再说曹操率领大军即将前进,先派夏侯渊带五千人马去南郑路上侦查,正好遇上了杨任的部队。</P>
两军对峙,杨任派出部将昌奇出战,与夏侯渊交手,不过三个回合,就被渊一刀斩落马下。</P>
杨任亲自出马,与渊大战三十多个回合,难分胜负。</P>
渊假装败退,任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P>
曹军大获全胜。</P>
曹操得知夏侯渊斩杀了杨任,立即进军,直抵南郑扎营。</P>
张鲁急匆匆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P>
阎圃推荐说:“我保举一人,足以抵挡曹操手下的众多将领。”鲁问是谁。</P>
阎圃回答说:“南安的庞德,之前跟着马超投奔主公;后来马超去了西川,庞德因病未能随行。现在得到主公的恩养,何不派此人出战?”</P>
张鲁欢欣鼓舞,立刻召见庞德,对他大加奖赏,并挑选了一万精兵,命庞德率领。</P>
他们离开城池不过十余里,便与曹操的部队对峙。</P>
庞德骑着马儿,挑战敌军。</P>
曹操在渭桥时就已经深刻体会到庞德的勇猛,于是告诫自己的将领们:</P>
“庞德是西凉的勇士,曾是马超的部下;现在虽然投靠了张鲁,但未必心甘情愿。我想要收服他,你们得轮流上阵,消耗他的体力,然后我们才能捉拿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