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炳回答:“哈哈!还用问吗?已经全部被杀了!”</P>
赵云听后大怒,策马一枪,焦炳也被他刺死。</P>
赵云杀散剩余的敌人,一直冲到北山下,看到张合和徐晃两人围攻黄忠,士兵们已经被围困很久了。</P>
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策马冲进敌人的包围圈,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P>
他的枪法犹如梨花飘舞,瑞雪纷飞。</P>
张合和徐晃都被他吓破了胆,不敢上前迎战。</P>
赵云成功救出黄忠,一边战斗一边撤退,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一个人敢阻拦。</P>
曹操在高处看到这一幕,惊讶地问众将:“那个英勇的将军是谁?”</P>
有认识的告诉他:“那是常山的赵子龙。”</P>
曹操感叹道:“当年在当阳长坂坡的英雄还在!”</P>
他急忙下令:“在他经过的地方,不要轻易出战。”</P>
赵云成功救出了黄忠,突破了敌人的重围。</P>
有士兵指着东南方向说:“那边被围的一定是副将张着。”</P>
赵云没有回到自己的营地,而是直接向东南方向冲去。</P>
他所到之处,只要看到“常山赵云”的旗帜,那些曾在当阳长坂坡知道他勇猛的敌人,都会互相告知,纷纷逃窜。</P>
赵云又成功救出了张着。</P>
曹操眼见赵云如猛虎下山,左冲右突,无人能挡,连救黄忠,又救张着,气得七窍生烟,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追赶赵云。</P>
然而赵云已经杀回自家大营。</P>
部将张翼接过指挥权,远远看到后面尘土飞扬,知道曹兵正急追而来,立刻对赵云说:</P>
“追兵就要到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关上寨门,上敌楼防守?”</P>
赵云豪气干云地回答:“关什么寨门!难道你忘了,我在当阳长坂那一战时,孤身一人,把曹兵的八十三万大军视如草芥。现在我们有兵有将,有什么好怕的!”</P>
于是,他命令弓弩手在寨外的壕沟中埋伏好,将营内的旗帜和武器全部放倒,战鼓也不击响。</P>
赵云独自一人,手握长枪,站在营门外,气势如虹。</P>
却说张合、徐晃领兵追逐至蜀寨,夜幕已降,瞥见寨内寂静无声,又瞥见赵云孤身一人,立于营外,寨门洞开,二将犹豫不前。</P>
正在疑惑之际,曹操亲自赶到,急忙催促大军冲锋。</P>
大军得令,齐声大吼,冲向营前,只见赵云纹丝不动,曹军纷纷后撤。</P>
赵云挥枪一指,伏兵弓弩齐发。</P>
此时夜色浓重,曹军不知蜀兵虚实。</P>
曹操率先拨马撤退,只听得背后喊声震天,鼓角齐鸣,蜀兵紧追不舍。</P>
曹军自相踩踏,逃至汉水河边,落水而亡者,不计其数。</P>
赵云、黄忠、张着各领一支兵马,追杀甚急。</P>
曹操正狼狈奔逃间,忽见刘封、孟达率领两支兵马,从米仓山路杀出,放火烧粮草。</P>
曹操丢弃了北山粮草,慌忙返回南郑。</P>
徐晃、张合立足不稳,也弃掉本寨而逃。</P>
赵云占领了曹寨,黄忠夺得了粮草,汉水缴获的军器无数,大获全胜,派人去报喜给玄德。</P>
玄德便同孔明前往汉水,问赵云的部下:“子龙如何作战?”</P>
小兵将子龙救援黄忠,坚守汉水的事迹,详细叙述一遍。</P>
玄德大喜,环顾山前山后险峻之路,欣然对孔明说:</P>
“子龙真是胆大如斗啊!”</P>
后人有诗赞曰:</P>
昔日长坂坡上战,英风犹自在。</P>
冲锋陷阵显英雄,被围之中更勇敢。</P>
鬼哭神嚎,天地为之动容。</P>
常山赵子龙,真乃一身是胆!</P>
于是,玄德给子龙冠上了“虎威将军”的头衔,犒赏了将士们,大家欢宴到深夜。</P>
突然间,有消息传来,说曹操又派了一大军从偏僻的斜谷小径杀来,目标直指汉水。</P>
玄德哈哈大笑道:“曹操这回来,也只能算是望尘莫及了。我掐指一算,汉水已经是咱们的囊中之物。”</P>
说罢,就带着部队迎向汉水西岸。</P>
曹操那边,点名徐晃作为冲锋队长,准备大干一场。</P>
就在帐篷前,跳出一个自称地理通的家伙,拍胸脯保证要帮徐大将军一起搞定蜀国。</P>
曹操一看,这不是巴西宕渠的王平吗?现在是个牙门将军。</P>
曹操乐得合不拢嘴,立马让王平当了副队长,协助徐晃。</P>
曹操的军队在定军山北面扎营。徐晃和王平带队到了汉水边,徐晃命令前面的队伍过河去摆好阵势。</P>
王平疑惑地问:“要是军队都过了河,突然要撤退怎么办?”</P>
徐晃得意地回答:“以前韩信就是背水一战,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嘛。”</P>
王平反驳道:“不对啊,那时候韩信是看准了对手没脑瓜子才用的这招,你现在能猜透赵云、黄忠的心思吗?”</P>
徐晃一拍大腿:“那你就带步兵去抵挡一阵,看我用骑兵冲垮他们。”</P>
说完,命令搭起临时桥,部队随即过河迎战蜀军。</P>
真是:</P>
魏兵自比韩信,却不知蜀中有位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