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诸葛亮平五路(1 / 2)

先帝驾崩,朝中文武百官,无一不伤心落泪。</P>

孔明带领众官员护送灵柩返回成都。</P>

太子刘禅亲自出城迎接,将灵柩安放在正殿之中。</P>

哀悼仪式结束后,宣读遗诏。</P>

遗诏中写道:</P>

“我最初只是小病一场,不过是个腹泻,没想到后来演变成了疑难杂症,几乎无力回天。我听说‘活到五十岁,不算夭折’。</P>

如今我已是花甲之年,死而无憾。只是挂念你们兄弟俩。要努力啊!要努力啊!别因为恶事小就去做,别因为善事小就不做。唯有贤德,才能赢得人心。我德行浅薄,不值得效仿。</P>

你们跟随丞相共事,要把他当作父亲一样尊敬,切莫懈怠!切莫忘记!你们兄弟俩要更加努力求取功名。切记!切记!”</P>

众臣读完遗诏后,孔明说道:“国家不能一日无君,请立新君,以继承大汉江山。”</P>

于是立太子刘禅为皇帝,改年号为建兴。</P>

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将先帝安葬在惠陵,追尊为昭烈皇帝。</P>

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也追封为皇后。提拔赏赐众臣,大赦天下。</P>

早有魏军探子得知此事,报告给中原的曹丕。</P>

曹丕欣喜若狂:“刘备已死,我再无后顾之忧。何不趁他们国内无人领导,发兵讨伐?”</P>

贾诩劝谏道:“刘备虽逝,必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必定全力以赴辅佐新君。陛下不可贸然出兵。”</P>

正当此时,一人从班部中激昂地站出来说:</P>

“不趁现在进攻,更待何时?”</P>

众人一看,原来是司马懿。</P>

曹丕大喜,向司马懿请教计策。</P>

司马懿说:“只靠中原的军队,难以迅速取胜。必须动用五路大军,四面夹击,让诸葛亮首尾难以兼顾,才能成功。”</P>

曹丕问:“哪五路?”</P>

司马懿答道:“可先写一封信,派使者前往辽东鲜卑国,见到国王轲比能,用金银财宝贿赂他,让他动员十万辽西羌兵,从旱路攻占西平关,这是第一路。</P>

再写信派使者带着官诰赏赐,直接进入南蛮,见到蛮王孟获,让他动员十万兵马,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从南面攻击西川,这是第二路。</P>

再派使者与东吴修好,许诺割地,让孙权动员十万兵马,攻打两川峡口,直取涪城,这是第三路。</P>

还可以派使者去找降将孟达,让他动员上庸的十万兵马,向西攻打汉中,这是第四路。</P>

最后,任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兵马,从京兆出发,直奔阳安关攻取西川,这是第五路。共计五十万大军,五路并进,即便诸葛亮有吕望之才,又怎能抵挡得住?”</P>

曹丕大喜,立即秘密派遣四位能言善辩的官员作为使者前去。</P>

又任命曹真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兵马,直奔阳安关。</P>

此时张辽等一班老将都已封侯,分别在冀、徐、青及合淝等地镇守关隘,因此不再调动。</P>

却说那蜀汉的后主刘禅,自打他坐上了龙椅,朝中的老臣们就像秋天的叶子一样纷纷凋零,具体细节就不详述了。</P>

不论是选拔官员、征收钱粮还是审理官司,这些杂七杂八的国事,都由神机妙算的诸葛丞相一肩挑。</P>

有一天,因为后主还没找到皇后,诸葛亮和一帮大臣们就建议道:</P>

“张飞家的千金,才貌双全,今年芳龄十七,正好可以迎为国母。”</P>

于是后主就娶了她。</P>

到了建兴元年的金秋八月,边境上突然传来风声:魏国动用五路大军来攻打我们美丽的西川。</P>

头一路是曹真带队,号称大都督,带了十万人马直奔阳安关;</P>

第二路由叛将孟达领衔,也是十万上庸勇士,目标直指汉中;</P>

第三路则是东吴的孙权,亲率十万精锐,准备从峡口攻入四川;</P>

第四路是那个蛮横的孟获,带着十万蛮兵,打算侵犯益州四郡;最后第五路,是番王轲比能领的十万羌兵,要攻打西平关。</P>

这五路人马,一个比一个狠,消息已经传到了丞相耳朵里,但丞相不知怎的,连着好几天都没露脸办公。</P>

后主一听这事儿,顿时慌了神,立刻派了个贴身侍卫去请诸葛亮火速进宫商量对策。</P>

可侍卫半天才回来,说:“丞相府的人说了,丞相病倒了,不出来。”</P>

后主刘禅听了更慌了。</P>

第二天,他又让黄门侍郎董允和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的病榻前报告这个紧急情况。</P>

董、杜二人到了丞相府,却被拦在门外。</P>

杜琼等得不耐烦了,说:“先帝把孤儿托付给丞相,现在皇上刚登基,就遭遇曹丕五路大军压境,军情如此紧急,丞相怎可推病不出?”</P>

等了半天,门官终于传达了丞相的话:</P>

“病情好转一点,明天早上会去大厅议事。”</P>

董、杜二人只得叹息着回去了。</P>

第二天,一大帮官员又聚集在丞相府门前等候。</P>

结果从早等到晚,丞相还是没露面。</P>

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无可奈何地散去。</P>

杜琼回去向后主汇报说:“陛下,您还是亲自去丞相府请教吧。”</P>

后主便带着众官回到宫中,向皇太后禀报了情况。</P>

太后听后也是大吃一惊,说:“丞相怎么这样?这岂不是辜负了先帝的期望吗!我亲自去一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