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鹿大王口中念咒语,手摇蒂钟。片刻之间,狂风大作,猛兽冲出来。</P>
诸葛亮轻轻一挥羽扇,风就吹回到对方的阵中去了。</P>
蜀阵中的假兽冲出来,蛮洞的真兽看到蜀阵的巨兽口吐火焰、鼻出黑烟、身摇铜铃、张牙舞爪而来,所有的恶兽都不敢前进,纷纷逃回蛮洞,反而将蛮兵冲倒无数。</P>
诸葛亮率军大进,鼓角齐鸣,向前追杀。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P>
洞内的孟获宗党都弃宫而逃,翻山越岭而去。</P>
诸葛亮的军队占领了银坑洞。</P>
孔明正在计划如何分兵捉拿孟获,突然有人报告说:</P>
“孟获的妻弟带着洞主来劝降,但孟获不同意。现在他们已经把孟获、祝融夫人和几百个亲戚都抓来了,献给丞相。”</P>
孔明听了,立刻叫来张嶷和马忠,告诉他们该怎么做。</P>
两人领命后,带着两千精壮的士兵埋伏在两边。</P>
孔明下令守门将放进来的人全部抓住。带来洞主带着刀斧手押着孟获等人走进来,向孔明行礼。</P>
孔明大喝一声:“给我抓住!”</P>
两边的士兵一起冲出来,每人抓一个,把所有人都绑了起来。</P>
孔明笑着说:“你以为你的小计谋能骗过我吗?你看到前两次都是你自己人抓你来投降,我没有伤害你,你以为我真的相信了你,所以这次又来假装投降,想趁机杀了我。”</P>
他命令士兵搜身,果然发现每个人都带着锋利的刀子。</P>
孔明问孟获:“你之前说过,只有在家里被抓住,你才会心服口服。今天呢?”</P>
孟获回答:“这是我们自己送上门来的,不是你的本事。我心里还是不服。”</P>
孔明说:“我已经抓了你六次了,你还不服?你还想等到什么时候?”</P>
孟获回答:“除非你第七次抓住我,我才会真心归顺,发誓不再反叛。”</P>
孔明说:“既然你的老巢已经被攻破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P>
他命令士兵解开他们的绳索,对他们说:</P>
“这次抓住你们后,如果再敢胡闹,我绝对不会轻饶!”</P>
孟获等人抱头鼠窜地逃走了。</P>
话说,那败退的野蛮士兵千余人中,大多数都带着伤逃跑了。</P>
他们正好遇到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收留了这些败兵,心中稍微有些高兴,然后他和他的谋士带来洞主商量说:</P>
“我们的领地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我们现在该去哪里找个安身之处呢?”</P>
带来洞主回答说:“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帮我们打败敌人。”</P>
孟获高兴地问:“那是哪里?”</P>
带来洞主说:“从这里往东南方向走七百里,有一个国家叫乌戈国。他们的国王兀突骨,身高一丈二,不吃粮食,只吃生蛇和猛兽;</P>
他身上长满了鳞片,刀剑箭矢都不能伤害他。他的士兵们都穿着藤甲。这种藤甲是用生长在山涧中的藤条制成的,经过多次浸泡和晒干后才能制成铠甲。</P>
穿上这种藤甲,可以在水中游泳而不沉,即使被水浸湿也不会湿透,刀剑箭矢都不能穿透。因此他们被称为‘藤甲军’。</P>
现在您可以去找他们寻求帮助。如果他们愿意帮助我们,那么抓住敌人的首领就像用利刀砍竹子一样容易。”</P>
孟获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他立刻前往乌戈国去见兀突骨。</P>
他们住的地方没有房屋,都住在山洞里。孟获进入山洞后,再次拜见并哀求兀突骨帮助他们复仇。</P>
兀突骨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召唤了他的两个将领土安和奚泥,带领三万士兵穿着藤甲从乌戈国出发向东北方向前进。</P>
他们来到一条名叫桃花水的河流边,河两岸都是桃树,每年都会落下许多叶子到水中。</P>
如果其他国家的人喝了这水就会死去,但乌戈国的人喝了之后却会精神焕发。</P>
兀突骨的军队在桃花渡口扎营等待蜀军的到来。</P>
孔明派了个小队去打探孟获的动态,结果回来说:</P>
“孟获请了个乌戈国主,带了三万藤甲军,现在正驻扎在桃花渡口。孟获还在四处拉拢蛮兵,准备一起抵抗。”</P>
孔明听了,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桃花渡口。</P>
到了那里,看到对岸的蛮兵长得奇形怪状,非常丑陋;又听说当地的水不能喝。</P>
于是孔明下令撤退五里,留下魏延守寨。</P>
第二天,乌戈国主带着藤甲军过河来,金鼓大震。</P>
魏延带兵出迎,但蛮兵的藤甲太厚,蜀兵的箭都射不进去;刀砍枪刺,也伤不了他们。</P>
蛮兵都用利刀钢叉,蜀兵抵挡不住,只好败走。</P>
蛮兵没有追赶,反而回去了。魏延回到大寨,向孔明汇报了情况。</P>
孔明请吕凯和当地人询问了一下,得知乌戈国的藤甲护身很难受伤,而且当地的桃叶恶水只有本国人能喝,别国人喝了会死。</P>
孔明笑着说:“我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明天我自有平蛮之策。”</P>
于是让赵云帮助魏延守寨,不要轻易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