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魏主拆承露盘(1 / 2)

董允还没到南郑,马岱已经解决了魏延的问题,和姜维一起庆祝。</P>

杨仪连夜向皇帝报告,皇帝说:</P>

“既然他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还是记住他以前的功劳,给他一个体面的葬礼吧。”</P>

杨仪他们把孔明的遗体运回成都,皇帝和所有的官员都穿上了丧服,走出城二十里去迎接。</P>

皇帝哭得像个孩子。</P>

从高级官员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哭得撕心裂肺,声音大得能把地都震起来。皇帝让人把棺材抬进城,放在丞相府里。</P>

他的儿子诸葛瞻守孝居丧。</P>

杨仪自缚请罪,后主宽宏大量地赦免了他,并赞赏他遵循先丞相的遗教,成功迎回灵柩,平定魏延之乱,保全了国家大事。</P>

马岱因讨逆有功,被赐予魏延的爵位。</P>

杨仪呈上孔明的遗表,后主览后深感悲痛,决定按照丞相的遗愿安葬。</P>

费祎提醒后主,丞相临终前要求葬于定军山,不使用墙垣砖石和祭物。</P>

后主遵从遗愿,选定吉日送灵柩至定军山安葬,并降诏致祭,追谥忠武侯,下令在沔阳建庙以供四时享祭。</P>

丞相祠堂何处觅?锦官城外柏树齐。</P>

映阶碧草春光美,隔叶黄鹂歌声迷。</P>

三顾频烦天下策,两朝辅佐老臣思。</P>

出师未捷身先陨,长使英雄泪满衣。</P>

…………………………………</P>

智慧之星耀夜空,策略大师风范长。</P>

三分天下显神妙,千古传奇似羽翔。</P>

英雄并立争辉映,智勇双全胜往昔。</P>

命运多舛难再续,壮志未酬身先亡。</P>

…………………………………</P>

却说后主回到成都,忽然听到一个近臣说:</P>

“报告陛下!东吴那边全琮带着一群人马,在巴丘界口搭帐篷了,不知道他们想干嘛。”</P>

后主吓了一跳:“丞相刚走,他们就来搞事情,这可咋办?”</P>

蒋琬站出来说:“别怕,我保证王平和张嶷已经带人去永安守着了。陛下,咱们再派个人去东吴打听一下。”</P>

后主说:“得找个能说会道的。”</P>

这时,一个人跳出来:“我去!”</P>

大家一看,原来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是个参军兼右中郎将。</P>

后主高兴坏了,立刻让宗预去东吴报丧,顺便探探情况。</P>

宗预接到任务,直奔金陵,见到了孙权。</P>

他看到周围的人都穿着素净的衣服,感到有些奇怪。</P>

孙权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说:“我们和蜀国已经是一家人了,你为什么还要加强白帝城的防守呢?”</P>

宗预回答:“我觉得无论是增加巴丘的守军,还是加强白帝城的防御,都是形势所需,这没什么好问的。”</P>

孙权笑着说:“你真不比邓芝差。”</P>

然后告诉宗预:“我听说诸葛亮去世后,每天都很难过,让官员们都穿孝服。</P>

我怕魏国会趁这个机会攻打蜀国,所以增加了巴丘的守军,只是为了救援,别无他意。”</P>

宗预听后非常感激。</P>

孙权说:“既然我们已经结盟,怎么可能背信弃义呢?”</P>

宗预说:“皇帝因为丞相去世,特意派我来报丧。”</P>

孙权于是折断一支金箭发誓:“如果我违背了之前的盟约,就让我的子孙断绝!”</P>

他还派人带着香帛和奠仪去四川祭奠。</P>

宗预告别了吴主,带着吴国的使者回到了成都。</P>

他见到后主后,笑着说:“吴主听说丞相去世了,悲痛欲绝,还让大臣们都穿上孝服。</P>

他在巴丘增兵,是因为怕魏国趁机来偷家,绝对不是想和我们翻脸。他还折断了一支箭发誓,说绝不会违背盟约。”</P>

后主听了高兴得不得了,给了宗预一大笔赏赐,还热情地款待了吴国使者。</P>

然后,他按照孔明的遗言,给蒋琬、费祎、吴懿、姜维等人升了官,让他们去防备魏国。</P>

其他将领也都保持原职。</P>

杨仪因自视甚高,不满职位低于蒋琬,且认为自己功高未得重赏,心生怨言。</P>

他向费祎抱怨说:“当初丞相去世时,如果我率军投靠魏国,现在何至于如此低微寂寞!”</P>

费祎将此言上报给后主,后主大怒,下令将杨仪逮捕审问,并想将其斩首。</P>

然而,蒋琬上奏说:“虽然杨仪有罪,但他之前跟随丞相立下了很多功劳,不应该被斩首,应该贬为平民。”</P>

后主听从了蒋琬的建议,于是将杨仪贬到汉嘉郡为民。</P>

杨仪感到羞愧和惭愧,最终选择了自尽。</P>

在那个三国鼎立的年代,</P>

其中,魏国的皇帝曹叡决定让司马懿担任太尉,负责管理军队,维护边疆安宁。</P>

司马懿欣然接受了这一重任,回到了洛阳。</P>

而曹叡则在许昌大举建设,兴建了一座座壮丽的宫殿和观景楼阁,其中包括朝阳殿、太极殿等,这些建筑都高达十丈,内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P>

为了完成这些工程,他动用了三万多名能工巧匠和三十多万民夫,他们日夜不停地劳作。</P>

然而,这也导致民众疲惫不堪,怨声载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