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听闻曹爽带着他的兄弟们和心腹们,还有御林军,跟着魏主曹芳出城去祭拜明帝,顺便打个猎。</P>
他乐得合不拢嘴,立刻跑到省里,让高柔拿着大将军的权杖先去占了曹爽的地盘;</P>
又让王观去占曹羲的营地。然后他带着老官员们进后宫,告诉郭太后,说曹爽背信弃义,乱了国家,应该废了他。</P>
郭太后吓得不轻:“天子在外面,怎么办?”</P>
司马懿安慰道:“我自有办法上奏天子,除掉奸臣。太后别担心。”</P>
于是急忙让蒋济和司马孚一起写奏章,派人送到城外给皇帝。</P>
自己则带兵占了武库。</P>
消息传到曹爽家,他老婆刘氏急忙出来问守门官:</P>
“现在主人在外面,司马懿起兵想干什么?”</P>
守门将潘举说:“夫人别慌,我去打听一下。”</P>
他带了几十个弓箭手登上门楼一看,正好看到司马懿带兵经过门前。</P>
潘举让人放箭,司马懿过不去。</P>
偏将孙谦在后面喊停:“太傅是为了国家大事,别放箭。”</P>
喊了三次,潘举才停下。</P>
司马昭保护着父亲司马懿过去,带兵出城驻扎在洛河,守住浮桥。</P>
话说那天,曹爽的得力助手司马鲁芝,看到城里乱哄哄的,就跑去和参军辛敞商量:</P>
“老大,现在局势这么混乱,咱们该怎么办?”</P>
辛敞一拍大腿:“简单,带兵出城找皇上去!”</P>
鲁芝一听,觉得有道理,赶紧行动起来。</P>
结果他姐辛宪英过来一看,问:</P>
“你这是干嘛呢,慌慌张张的?”</P>
辛敞就把情况一说,辛宪英分析道:</P>
“司马懿未必真想造反,他就是想对付曹爽。”</P>
辛敞一愣:“那这事儿怎么收场?”</P>
辛宪英淡定地说:“曹爽肯定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输定了。”</P>
辛敞又问:“那我现在该不该跟鲁芝一起走?”</P>
辛宪英教育他:“忠于职守是做人的根本,遇到困难也不能逃避。”</P>
辛敞采纳了建议,和鲁芝一同带领数十名骑兵,突破关卡夺门而出。</P>
司马懿得到消息后,担心桓范也会逃走,急忙派人去召他。</P>
桓范和他儿子商量,他儿子说:</P>
“皇帝在外面,不如向南走。”</P>
桓范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骑马来到平昌门。</P>
城门已经关闭,守城门的将领是桓范过去的部下司蕃,桓范从袖中取出一块竹板说:</P>
“太后有诏令,可以开门。”</P>
司蕃说:“请让我看看诏书。”</P>
桓范呵斥道:“你是我过去的部下,怎敢如此!”</P>
司蕃只好开门放行。桓范出城后,对司蕃说:</P>
“太傅造反了,你可以跟我走。”</P>
司蕃大惊,追赶不及。</P>
司马懿得知后大惊失色,说:“智囊泄露了,这可怎么办?”</P>
蒋济说:“劣马只会惦记着马棚里的饲料,一定不会为他所用。”</P>
司马懿于是召来许允、陈泰,让他们去见曹爽,说太傅没有别的事,只是想削去你们兄弟的兵权而已。</P>
许、陈二人去了。</P>
司马懿又召来殿中校尉尹大目,让他带着蒋济写的信去见曹爽。</P>
司马懿吩咐说:“你和曹爽关系很好,可以担任这个任务。你见到曹爽后,告诉他我和蒋济指着洛水发誓,只是因为兵权的事情,没有其他意思。”</P>
尹大目按照命令去了。</P>
在曹爽正忙着追逐飞鹰和奔跑的狗儿时,突然有人来报说城里出现了紧急情况,太傅有急件要呈上。</P>
曹爽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P>
一个黄门官小心翼翼地捧着急件,跪在皇帝面前。</P>
曹爽接过急件拆开,让身边的大臣读给他听。</P>
急件的内容大致是:</P>
〈征西大都督、太傅司马懿,诚惶诚恐地报告:我从辽东回来后,先帝曾让陛下和秦王以及我们几个,坐在御床上,握着我的手臂,深切地讨论了未来的大事。</P>
现在大将军曹爽,违背了先帝的遗命,破坏了国家的规章制度,对内越权行事,对外滥用权力,还任命黄门张当为都监,专门负责与外界的联系;</P>
监视皇帝,窥视皇位,挑拨离间皇室内部关系,伤害亲人感情,导致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这并非先帝让陛下和我留下的初衷。</P>
虽然我已经年老体衰,但我怎敢忘记过去的誓言?太尉济、尚书令孚等人都认为曹爽有谋反之心,他的兄弟不适合掌管军队和守卫皇宫,已经向永宁宫奏报;</P>
皇太后下令按照奏折执行。我已经命令负责人和黄门令,解除曹爽、羲、训的兵权,让他们回家待着,不许拖延时间,以免影响皇帝的行程。</P>
如果有人敢于拖延时间,将按照军法处置。我将带病率兵驻扎在洛水浮桥附近,严密监视一切异常情况。特此上报给皇上知晓〉</P>
曹芳看着曹爽,说:“太傅的话你都听到了,你打算怎么办啊?”</P>
曹爽手忙脚乱,回头问两个弟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