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桓穆北魏并诸国(下)(2 / 2)

喊完,三个人挥舞着大刀,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

猗竾王刚想迎上去,身后的王示跳出来说:

“杀鸡哪用宰牛刀,大王您就瞧我给您露一手!”

王示拍马挺枪冲了出去,和乌戈国王战到一处。

没打几个回合,王示就被打得大败而逃。鲁仁等人赶紧冲出去帮忙,结果也不是对手,被乌戈国的军队一顿乱杀。

幸好鲁供带着一队人马拼死守住了营寨,乌戈国的军队才退了回去。

猗竾王赶紧下令,所有人坚守营寨,谁敢乱动就砍了谁。

将领们都来劝:“乌戈国的兵太猛了,还都用长枪,咱们要是不选些厉害的前锋去对付他们,根本挡不住啊!”

猗竾王却满不在乎地说:“打不打我说了算,他们就算拿着长枪,难道还能把你们都扎了?大家就坚守营寨,他们自己就会退的。”

将领们退下后都在嘀咕:“咱大王以前打仗那可是冲在最前面的,现在被乌戈国打了一次,怎么变得这么胆小怕事了?”

大家都搞不懂他到底咋想的。

第二天一大早,侦察兵来报告:“西关昨天又多了十七个国王,带来七万兵马帮乌戈国,都是羌胡部落的人。”

猗竾王听了,不但不慌,反而哈哈大笑,高兴得不行。

到了傍晚,侦察兵又跑到中军帐报告:

“乌戈国又添了十三个国王,带来六万兵马。”

猗竾王坐在营帐里,笑得前仰后合,还让人摆酒庆祝。将领们都纳闷极了,问:

“乌戈国不停地增兵,大王您怎么还这么高兴啊?”

猗竾王神秘兮兮地说:“等我把他们打败了,再跟你们说。”

将领们都在心里偷笑,觉得大王是不是被吓傻了。

从这以后,两边就这么僵持了三个多月。

忽然有一天,猗竾把各个部落的将领都召集到营帐里,跟鲁仁说:

“现在乌戈国的主力都在西关上,他们肯定想不到,西陇那边肯定没什么防备,这就是群没脑子的家伙!

你带着两万人马从北面翻山越岭,直接杀到陇中去截断他们的退路。我自己带着一队人马从西关左边绕过去,把他们的粮草烧个精光。

夏渊你带五万人马去西关下挑战,等他们出来迎战,就点火为信号,咱们三路一起进攻,肯定能把乌戈国的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大家商量好之后,就各自按照计划行动。

当天夜里,鲁仁、鲁供带着两万人马翻山越岭往西去了,猗竾自己也带着兵从西关左边绕过去,准备去烧乌戈国的粮草屯。

第二天,夏渊带着五万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到西关村下。

乌戈王和西水王、代山王一看有人来叫阵,马上点起大军出来迎战。还没等双方交手,夏渊扭头就跑。

乌戈国王带着一帮国王在后面紧追不舍,没追出十里地,就有士兵来报告:

“不好啦,猗竾带着军队从左边杀上关,把咱们的粮草和物资都给烧啦!”

乌戈王一听,吓得脸色惨白,刚想下令回兵,又有人来报:

“鲁仁兄弟偷偷杀到西陇,把咱们的退路给截断啦!”

乌戈王这下彻底慌了神,急急忙忙带着各位国王往回杀。

快到关下的时候,被猗竾横着杀出来拦住了,双方展开一场混战。

乌戈王赶紧传令:“别恋战了,赶紧退回西陇!”

于是,各位国王拼了老命冲过西关,猗竾和夏渊合兵在后面猛追。

乌戈王的大军跑到西陇,又被鲁仁的军队挡住,根本前进不了。

乌戈国王没办法,只能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从阴谷偷偷逃走,灰溜溜地跑回自己的国家。

西水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国王一看乌戈王跑了,也想跟着逃命,结果退路已经被截断了。

想反抗吧,对方的军队又太猛,实在没办法,只能乖乖放下武器,把自己绑起来,趴在路边投降。

猗竾一看,让人给他们松绑,带回了大寨。

猗竾摆下酒席,招待这三十多个国家的国王,好言好语地安抚他们,让他们各自回国去了。

将领们都好奇坏了,问:“之前乌戈王打了胜仗,还天天增兵,三十个国家的羌人部落都聚集过来了,我们吓得不行,大王您反而高兴得摆酒庆祝,这到底是为啥啊?”

猗竾王笑着说:“之前乌戈国增兵,可这些兵都没什么纪律,人多了心思就不齐。我用火攻烧了他们的粮草,他们没吃的,心里肯定就乱了。

而且这三十多个国家,要是一个一个去征讨,没个十年根本搞不定。现在他们都聚在这儿,我一个计策就把他们全收拾了,一下子就大功告成,我能不高兴嘛!”

将领们听了,纷纷竖起大拇指:“大王您太厉害了,智慧高深,我们可比不上!”

猗竾王摆摆手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都是靠大家一起努力啊!”

说完,就传令班师回朝。

这猗竾王身材魁梧,长得那叫一个威风凛凛,普通的战马都驮不动他,只能坐着用大牛拉的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