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事情是一个小插曲。</P>
大洪水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带来的影响开始爆发。</P>
8月26日。</P>
陈红从街道带回来一个消息。</P>
“老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P>
杨庆递给她一道刚洗好的黄瓜。</P>
“啥好消息?给你涨工资了?还是你那个驯养中心,有什么好事情了?”</P>
陈红接过黄瓜,咔嚓咬了一口,一股子香甜的黄瓜味,充满味蕾。</P>
“因为发大水期间,我们街道成为了有限的可以提供新鲜蔬菜的地方。”</P>
“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
“加上徐慧珍那里家庭农场开展的也不错,区政府决定全面推广家庭农场。”</P>
“现在陈教授成了香饽饽。”</P>
杨庆闻言心中狂喜。</P>
“那街道有没有想过成立一家农技站,来推动家庭农场发展?”</P>
“比如营养土的生产?肥料的生产?相关病虫害的治理,还有配套的相关设备的生产和研发?”</P>
“比如自动浇水器,不同的蔬菜种植配合不同的营养土,还有混种嫁接技术。”</P>
“良种培育等等。”</P>
陈红不理解杨庆的意思。</P>
“这些还需要单独成立一个企业?”</P>
“不是自己养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吗?”</P>
杨庆拉着她去院子的各处架子菜转悠了一圈。</P>
“看出什么问题来没有?”</P>
陈红想了一下。</P>
“咱们家的菜比他们的菜长的好。”</P>
杨庆拉着她又来到了化肥池的出水口。</P>
“现在化肥池开始出水了,这些水是发酵过后的营养水。”</P>
“用来浇菜,最好不过。”</P>
“这还是其一,毕竟不是谁家都有能力修水厕的,而且成本也太大。”</P>
“但是我们可以配套生产专用营养土,为蔬菜的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P>
“来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P>
“而且我们还可以专门培养适合架子菜的菜种,做到增产增收。”</P>
“最重要的是,城里的人,都没有种菜的经验,所以收获良莠不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企业,推动傻瓜式的种植技术。”</P>
“让种菜变得简单。”</P>
“这样也可以刺激大家的积极性。”</P>
陈红无法想象,种菜还要搞的这么复杂。</P>
“会不会太麻烦了?”</P>
杨庆知道多说无益。</P>
“这事儿,我和陈教授来谈,到时候你和他去推动农技站的建立。”</P>
“不用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杨庆见陈红还在迟疑,又拉着她去了梁拉娣的家里。</P>
梁拉娣见到杨庆和陈红后,有点疑惑,杨庆指指她的蘑菇箱子。</P>
“我们是来看它的。”</P>
梁拉娣见杨庆说的是蘑菇,立马激动了起来。</P>
“杨庆,我们家的蘑菇快能收了。”</P>
“陈教授什么时候过来,我想多种几箱不一样的。”</P>
陈红凑过去一看,透过玻璃,只见箱子内密密麻麻的长出来一层香菇。</P>
个个块大饱满,比野生的卖相好太多了。</P>
而且这一个箱子只怕可以收两三斤。</P>
按照五茬来算,就是十五斤。</P>
新鲜的蘑菇能够卖三毛一斤,也就是说这一箱子,可以收获四块多。</P>
基料两毛,箱子两块,也就是说种一次就能挣钱。</P>
“没想到真的出蘑菇了,老公,种蘑菇这么简单真的能够挣钱吗?”</P>
杨庆笑着。</P>
“当然了,这还是天暖的时候,要知道这种植箱,在冬天也是可以种植出菜和蘑菇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