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庭审(14)(2 / 2)

“但是大家也许会奇怪,如果展鹏不是为了包庇汪某,他为什么要自行投案呢?”杨毅看看李红,看看杨浩志,又把视线移向了旁听的众人,所有人都被他吊起了胃口。</P>

“请大家注意,当时没有人能料到汪某的案件会侦破,展鹏投案的结果,不仅家庭破裂,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直接面临着可能是死刑的判决。大家别忘了,展鹏可是向昔日的战友投案,他的战友们也都很慎重,直接用涉嫌故意杀人的罪名刑拘了他,看守所的战友也很慎重,从他到看守所的第一天起,就给这个昔日的破案能手扎上了脚镣。”</P>

旁听席上没人能再笑得出来。</P>

“现在庭审调查已经结束了,大家都知道展鹏做过什么,无论是罪行也好,错误也罢,与他可能面临的直接法律结果相比,都是严重不对称的。展鹏是个经验丰富的前刑警,精通刑事法律,当然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但他依然选择了投案,这是为什么呢?”</P>

随着杨毅的话语,法庭渐渐被一种悲壮的情绪所笼罩。</P>

“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杨毅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实话,刚接手这个案子,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而且百思不得其解。大家可要清楚,无论展鹏犯了什么过错,他可是都有可能被判死刑的。而且,假如不是他主动投案,可能他永远不会引起警方的怀疑。”杨毅加重了语气,大家被他的情绪所感染,目光全部投向他。</P>

“大家都知道,无论谁做哪一件事儿,肯定都有自己的目的,在法律上,这目的就是主观故意。在侦查和起诉阶段,我多次会见展鹏,每一次会见,我都试图弄清真相,弄清他投案的目的,因为没有真相,不了解他投案的原因,我就无法进行有效辩护。在看守所,展鹏表现得很平静,对我的工作也尽量配合,但一触碰到投案原因,他总是刻意回避。直到后来案件被移送起诉,我拿到了卷宗,再联想他的表现,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P>

杨毅是个极好的演说家,大家再一次被他勾引出好奇心,一个个屏息静气。</P>

“这个秘密就是,他内心怀有深刻的愧疚感,”杨毅稍作停顿,等待大家的情绪舒缓,“这种愧疚感深植于他的心底,因为他是一个同性恋者。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独特的身份,展鹏羞愧、痛苦、自责。大家也了解现实环境,可能他的前半生都是这么度过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展鹏直到投案前的最后时刻,才向自己的家人坦白,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他身陷囹圄,亟需援助,但面对我这个或许唯一可以帮助他的人,也选择了缄口不言。”</P>

同性恋这种桃色的点,本来是庭审大多数人关注的兴奋点,但被杨毅如此处理,现场似乎没起什么波澜。</P>

“我不得不有针对性地突破他的心理关口,之后我们的交流就顺畅了许多。渐渐地,我找到了他投案的原因。”杨毅长长地吁了口气,“按照我的概括与总结,展鹏投案的原因大概有两条。”</P>

众人的目光再次被杨毅所吸引。</P>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遍本案的事实经过。展鹏婚内出轨,长期拥有一个同性情人汪某,而在去年的某一天,又和受害人王某偷欢,而恰恰被汪某目睹。汪某因愤怒、嫉妒,造成王某意外死亡,后沉尸。展鹏获悉真相后,劝说汪某自首,汪某畏罪潜逃,然后展鹏投案。这是一个很清晰的脉络,展鹏如此做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展鹏自己认为,事情因他而起,所有的错首先都是他的错,他是一个能反思自己的错误并肯承担责任的男人。”</P>

杨毅平静地看向李红,整个庭审现场鸦雀无声。</P>

“人无完人,现在看来,展鹏犯了很多错。”杨毅接着说道,“首先,他不该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娶了一个深爱他的女人。其次,他不该在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后,仍不抑制自己的性冲动,与一个同性长期保持情人关系。第三,无论如何,他都不该和一个陌生人去偷情。第四,他不该心存怜悯,给了真正的罪犯逃跑的机会。第五,他不该试图独自承担责任,混淆视听,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但是从事情的另一面看,正是根植于展鹏内心的愧疚感,让他认为自己错误深重,也就是他自己说过的,事情都是因他而起,如果没有他的错误,一切都不会发生,他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哪怕冒着被判死刑的风险。所以我说,展鹏是一个能反思自己错误并肯承担责任的男人。”</P>

旁听席再次响起小声的议论声。</P>

“真他妈悲壮,这故事编的。”陈克小声揶揄道。</P>

“去。”郑川埋怨地皱皱眉。</P>

“怎么了嘛?”</P>

郑川叹了口气,看着陈克问道,“你说杨毅有没有他刚才所说的那种愧疚感,什么前半生都是在羞愧、痛苦、自责中渡过的?”</P>

陈克一愣,迟疑着摇摇头,“这个,我哪儿清楚啊?他不至于吧,又没人把他怎么样。”</P>

“我看未必。”郑川也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