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宫廷岁月149(1 / 2)

宫廷悠游岁月 三春景 3272 字 7个月前

王志通忙着四处送官家赐给后宫的赏赐。

一般来说,这样的活儿落不到他这个大红人身上,都有跑腿的裹头阿监或者小宦官来负责。不过,总有一些重要的赏赐,以及重要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一回原是外邦进贡了一批难得的宝石华夏自古以来崇尚的是玉,还诞生了玉文化,仿佛与玉相比,宝石是小众的,格调上也低了一层。

事实却不是这样,宝石确实相对小众,但格调可一点儿不低。只不过是因为华夏很少有宝石出产,基本只能靠进口,这才造成了缺乏宝石文化底蕴的现状。

但单论价值的话,宝石并不比玉差,同档次之内甚至更高。这一点从历朝历代代表品级的一些物品就能看出来了前提是这个朝代有稳定的渠道进口宝石,如明代,帽顶帽珠的规定,官居一品、二品才可用金玉,五品至三品只可用金,不能用玉,九品至六品则是银质的。至于庶民不能用帽顶帽珠,是为僭越。

听起来这里没有宝石的事儿,其实还有比官居一品更高一级的皇帝及诸王的帽顶往往使用金镶宝石。

宫里不缺好东西,即使是宝石这种舶来品,也有最顶级的货色供应。可以说,大燕宫廷里的贵人们得到的宝石,丝毫不比宝石产地的贵族差毕竟华夏富庶,这里能为好的宝石开出天价,商人自然逐利而来。

不,应该说宝石这种重量轻而价值高的商品本来就是长途贸易的第一选择。此时长途贸易的成本极高、风险极大,因此贩运的本来就是利润高,重量也相对较轻的商品。丝绸、香料、染料、药材等,莫不如是。

从这个角度来说,宝石真是天选商品还是那句话,华夏富庶,难得有需要进口的商品。而商人总不空手而来,买了华夏的商品带回去就满足了。一次做两回,甚至更多回买卖才好这就需要找到华夏也喜欢的商品。

翻开此时市舶司的进口目录,除了香料外,就是各种宝石和半宝石了珠宝、琥珀、珊瑚、象牙、犀角、玳瑁、玛瑙、水晶象牙、犀角、玳瑁等,在此时从作用上来说其实和宝石无差别,都是做饰品的

不过,有供应不代表供应充足,真正的上品宝石在宫廷中也不是贵人都能得到的。于后妃而言,这不是份例内的东西,只能靠赏赐。而赏赐的话,还是要看宠爱来,甚至品级什么的,也只是一个参考。

这回也是极难得的,有一批上等的宝石送来。郭敞将其中一些收入内库,其他的自然要赏赐内外,外先不说,内主要就是后宫了。

因着难得,所以才有王志通四处带人送东西的事儿。

“这狮子国也不大,却是个宝地啊听外头相公们说,他们那儿各种出色的宝石都有,旁边的海里还有上色的珍珠,这些好东西不只是打东边贩到咱们这儿,也去西边卖给极西之地的贵人。这回暹罗送来的几箱子宝石,除了红宝外,大多也是自狮子国来,他们不过是转一道手罢了。”

“暹罗也

是,他们到底比咱们大燕方便弄到西边的东西不过,此回进贡这些,其中不乏极品,不是一时能得到的。应当是暹罗王室不止几代人贸易积累,属于王室内藏,这就送来了”

嗐这等外邦,大多也不见多少忠义,进贡好东西也罢了,到底是一国之地,对于他们的国主而言算不得什么。可要是如今次这般,舍下血本,却是asquo无事不登三宝殿arsquo了,大约是有事求于上邦了

想看三春景写的宫廷悠游岁月第 149 章 宫廷岁月149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是极是极有些事不过是官家发话而已,对那等外邦来说却是极大的助益”

从张皇后处出来,送完了一些宝石的宦官轻松了一些,也说起了这些闲话。主要是四处送赏赐总是好事,各处走一走基本不会有为难人的,都是给些赏钱打发。就算有些后妃心里因为比较和嫉妒不满,也没有对福宁殿的人摆脸色的。

王志通人在前头,也没有制止他们,宫里说是忌口舌,可实际这些怎么禁得住呢眼下说的是外邦这个极为安全的话题,他自然也没必要做这个恶人出面制止。

就这样,之后一行人又按照贵、德、贤、淑的顺序去给四妃送赏赐的宝石。四妃之中,除了贵妃隐约高出半品外,其他三位倒是没有明显的上下之分。一般来说,各种待遇只看在位的妃子实际情况而已。

“师父,咱们这就往德妃处去”一边随着王志通的年轻宦官忍不住道“贤妃住的也不远,不如先送贤妃罢。”

送过姚贵妃那儿,见着王志通领人往龚德妃的宫苑而去,跟随的小徒弟就有些不解了。要知道以如今四妃情况,最先送冯贤妃也是应当的不过贵妃到底是贵妃,所以王志通先送姚贵妃那里,到底有个说法,至少明面上无人能说不对,所以没人提出问题。

可到了第二个,总该是冯贤妃了吧哪怕王志通是官宦里头的天字第一号红人,也不该忽略这种细节啊是,冯贤妃不可能为了这等小事与他发作,可他这样的谨慎人,越不会在这种事上疏忽才对。

宫里很多事就是这样的,眼下不发作,看似是因为是对方性格宽宏,事情也不足挂齿,并无很多隐患。实际不过是不到时候宫里这些贵人,日常其实很无聊的,在一些小事上较真也难免。王志通当红,自己也没有足够的权势时不当回事只是表面,未来就天知道了。

王志通却只是道“无事,贤妃娘娘这儿近些,更顺路。”

王志通没有解释太多,照他的说法也说得通,但也只是说得通罢了。这其实就是后宫或者宅斗题材里常见的桥段,给这么多人送东西的话是要讲究一个先后的。不是说因为顺路,怎么方便就怎么来,而有相当的说法。

而且这还真不是后世的作者想的太多,对古代后宫后宅生活的臆想。就如同红楼梦里展现出来的一样,一盒十二支的宫花,给到处送,如果没有一定的先后说法,林妹妹何必那样怼人呢

林妹妹小性儿只不过是书中人的一面之词,实际上她是那个时代相当标准的大家闺秀,无理取闹这种

事是不至于的。

虽然不少人都心中疑惑,但这时候都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是不知,就随着王志通先送龚德妃处了。

王志通笑呵呵地送过了龚德妃处,这才往冯贤妃处送东西。冯贤妃也像是根本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也不在乎一样,相当和气地接待了王志通。与他说了几句客套话,又叫宫人放了赏赐,这才叫王志通能告辞离开。

至于之后送曹淑妃那里,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四妃之中只曹淑妃资历最低,也因此她做一宫主位时,宫里与福宁殿一样在福宁宫内的宫苑已经都有主了。后来曹淑妃即使盛宠,也只是比别的普通妃嫔住的更好、地段更佳,本质上却没什么不同。

所以从顺路的角度来说,最后送她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虽然若是她最得宠时,顺路不顺路从来不是什么问题。

“这就是外邦进贡的珠宝了”曹淑妃看了送来的东西,轻轻哼了一声“这些东西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当然,也看和谁比,和前两年比,这次的东西倒还算过得去,但还是没法儿和先帝,还有官家刚登基时相提并论。”

曹淑妃当然没赶上过先帝在位,或者郭敞刚登基时的好时光,但那时候的东西她是见过、得过的。毕竟她也是盛宠一时的妃嫔,最鼎盛的时候,官家私库里的好东西,她什么弄不到手

对于曹淑妃这般说法,王志通等人能说什么呢不过是笑着奉承几句,将之应付过去而已。

离了曹淑妃的漱芳殿,才有人道“淑妃娘娘的性情倒是与之前没什么不同都说宫里人心易变,可到底有些人不同。”

这话听起来没什么,甚至有些褒义。毕竟宫里的人大多势利,因此是有多副面孔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好的时候一套坏的时候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等等,再常见不过了。若是有人能一直如一,那真是难得的赤诚君子了。

但对应刚刚曹淑妃挑剔的表现,装腔作势的姿态,显然不是夸人的。这是在内涵曹淑妃已经大不如前了,架子却不倒,仿佛自己依旧是后宫第一的宠妃呢

只能说,曹淑妃先前红的时候高高在上,对下随意,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这个时候可不是让人说这样的刻薄话另外,这也是宫里的常事儿了,就是曹淑妃之前没有得罪人,宫里也少不了势利眼偏要落井下石。

这样的闲话就不是先前那种了,王志通清了清嗓子提示刚刚说话的人立刻就闭了嘴。

有人似乎是想给个台阶下,跟着转移话题道“都知这是往玉殿去罢也是,应当先给高顺仪送去”

皇后和四妃送完了,就该给嫔位上的贵人送了。不过不同于皇后和四妃,这种规模比较大的放赏总少不了,她们之下的妃嫔有没有份儿就得看个人情况了。虽说品级高的,得赏的可能性更大,但世事无绝对。

比方说这次嫔位上,就只有不到一半的后妃能得赏。至于之后的婕妤、美人、才人,能得赏的,更是加起来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当然了,不管别人有没有,总少不了高顺仪的。如今宫中谁不知道,这位是真正的当红以这次赏赐珠宝为例,真要说的话,四妃也不见得比她得到的东西更好表面上,她所得的珠宝数量、品类都与曹淑妃、龚德妃一般,略少于姚贵妃、冯贤妃。考虑到她位份低一级,但膝下有皇子,还特别得宠,这倒也说得过去。

然而实际上,数量、品类算什么呢是写在纸上,到时候要用来留档记录的,至于东西实在好坏,只有经手的人能看到。给高顺仪的东西是官家一样一样看过定下来的,可以说件件都是这批珠宝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