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铃铛响锦帆来(1 / 2)

三国之开局一条船正文卷第109章铃铛响锦帆来樊敏字升达,河南尹梁县人,曾在益州为官,黄巾之乱时举家入蜀,定居芦山,成为了当地的豪强,刘焉对他非常倚重。

樊敏定居的芦山就在汉嘉郡,樊敏之所以定居芦山,是因为青衣羌国就在汉嘉郡芦山县。樊敏曾在青衣羌国任国丞十年,在青衣羌里的人脉非常深厚。

东州士和青衣羌是刘焉对付巴蜀豪族的两把刀,大败贾龙就得益于东州士的力顶和青衣羌的反正。

所谓东州士,就是董卓之乱时从南阳和三辅等地逃到益州来避乱的士族和流民。

移民、益州土著豪强和益州的少数民族,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好的益州牧。

青衣羌和五斗米教也有勾连。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陵曾在当地青衣羌中传教。青衣羌盛行的巫鬼之术为道教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养分。

首先皈依五斗米教的就是青衣羌人,和青衣羌搞好关系,就能和张鲁搞好关系。当然,青衣羌和五斗米道有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青衣羌定居在成都西南,分布在青衣江流域,而五斗米道的发展区域主要是汉中和巴郡。

如果刘焉病亡,益州的局势必然崩坏。刘焉的儿子们毕竟不是刘焉,被人看轻是必然的,不但巴蜀豪强会有别样心思,朝廷也会派新的州牧来搅局,汉中张鲁、荆州刘表也都不会坐视。

益州局势举步维艰,是可以预料的,刘焉对自己的病也是可以预料的,他不是没请方士们看过,但没什么效果。

刘焉自知背疽难治,估计是挺不过这个冬天去了,他长子次子新丧,接班人只剩下了三子刘瑁和幼子刘璋。刘焉把樊敏派到巴郡来担任太守,就是在为他的身后事筹谋了。

刘焉最喜欢的是三子刘瑁,当初入蜀的时候,四个儿子就带了这一个,他想让刘瑁当自己的接班人,已经给刘瑁定下了和吴懿之妹吴苋的亲事,现在只等完婚,吴懿是东州兵的首脑。然后刘焉又让刘瑁拜樊敏为师,为的就是把青衣羌和东州士都顺利地交到刘瑁的手中。

但是赵韪和王商等益州实权派不希望继刘焉之后,益州再迎来一位手握大权、杀伐果断的主公,所以极力反对刘瑁继位,他们更加嘱意老实人刘璋继位。

目前双方僵持不下,但随着刘焉的病情加重,他也就只能妥协下来了。

樊敏担任巴郡太守,出自刘焉的命令,或许他还想着刘璋据蜀郡,刘瑁据巴郡,兄弟两个各据一郡,彼此相安无事呢,这可就太天真了。

即使刘璋和刘瑁愿意,他手下的赵韪等人会愿意吗?

如果刘璋继位,赵韪等人势必权柄大张,那样一来,樊敏这个巴郡太守就做不长了,历史上他在刘焉死后就被刘璋改迁汉中太守了,樊敏也不想去汉中受人白眼,索性就辞官归乡了。

老爷子年纪也不小了。如果仓耀祖想要现在就拿下益州,那樊敏就非常值得拉拢,只要拉拢住了樊敏,就能结好青衣羌和汉中张鲁。可惜,益州这潭水太深,仓耀祖暂时还玩不转。

历史上刘焉一死,赵韪和王商等人就撺掇着刘璋,斩杀了张鲁继母卢氏及卢氏子张徵,和张鲁结下了很深的仇怨。

卢氏虽是张鲁的继母,可张徵也是张家的血脉啊,而且,张鲁生母也姓卢,已然故去,继母卢氏为张鲁母亲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