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研时报上,发表了韦卡龙的重大发现,立即引发了天文界的震动,尤其是那些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火星探测的国家。
各国电台,都播报了这样类似的新闻:
“炎国刚不久返回的火星探测器,采集到的火星泥样里,在沙粒中发现了生命染色体的化石。这预示着火星曾经孕育过碳基生命,拥有过与地球相近的环境,是第二个地球。地球人类会不会是起源于火星生命?会不会是火星的衰变,导致火星上的生命迁栖到了地球?以上论断有望在火星染色体的化石中,得到进一步解答。我国科学界密切关注这一动向。”
这则争相报导的新闻,在各国境内引发广泛的关注度。
因为这则新闻,在无形之中印证了“地球生命来源于外星”,或者“地球生命极可能为外星人所创造”。
地球的生命起源里,最初的无机体是怎么演变成有机体,而有机体又是怎么形成生物大分子,以及多分子体系,最后竟然诞生出拥有DNA的生命体?
米勒实验虽然能够合成出有机物,特别是多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但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出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科学证明氨基酸是可以在宇宙的恶劣环境中存在。
而且米勒实验的条件,还是过于理想化,难以准确模拟地球最初的环境。
如果米勒实验的局限性还不足以引人怀疑,那么从猿人进化成人类之前,存在20万年的空白期,猿人的凭空出现应该能让人否定掉“猿人进化论”——就算进化成猿人之前的过渡猿在生存竞争中惨败,缘何没有留下任何的化石?以及过渡猿进化出的其他旁系“人种”?
所以,韦卡龙的重大发现,很好地支持了“地球生命来源于外星”,或者“地球生命极可能为外星人所创造”的观点——没准地球人类真来自于火星生命。
受这个发现成果的影响,拉希德带领的这个援助队,以及这个观察园项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很多国家的宇航局、天文学研究机构,以及生物学派系,纷纷给这支援助队写信,甚至要来参观。
“拒绝掉他们!”
搞科研的品性在韦卡龙身上体现,他向拉希德提议道:
“我只想专心搞研究,不想受外界的影响,也不喜欢热闹。”
韦卡龙的提议得到全队队员的附和,他们这些钻牛角尖的家伙,还真都是一样的品性。
“我们的任务,是要破解蜥蜴变大的问题。”
拉希德表态道:
“在问题解决之前,我们不再向外界公布任何研究数据和研究成果。”
接下来的研究中,又有了新的进展。
根据沙粒中的染色体,拉希德初步得出了“爬行动物”的结论。
虽然从染色体的外形结构上看,这个火星生物有点类似蜥蜴,但经过拉希德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区别:它是哺乳动物。
“蜥蜴大多数是卵生,也有少数是卵胎生。而这个火星生物却是胎生之物,却在外观上看上去很像蜥蜴?它到底是什么生物?”
蜥蜴专家困惑之极。
蜥蜴与蛇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属于冷血爬虫类。而多数哺乳动物是恒温胎生。拉希德分析出的这个火星生物,似乎综合了这两类动物的特征。
“果然不是地球的生物,突破了我们的认知能力。”
藤原不娶感叹道。
“以你的细胞核技术,能不能把这个染色体移植到细胞核里,让它活化,再让他进行细胞繁殖,最后克隆出它的物种出来?”
唐起对藤原不娶建议道。
“我也想这么干。”
藤原不娶笑了笑,然后一脸惋惜地道:
“可惜这个染色体已经成了化石,没办法移植到细胞核里进行活化。”
唐起提议的方法,以藤原不娶掌握到的细胞核重编程技术,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染色体还具有生化活性。
“那还真是可惜了。不过,我现在比较好奇——”
唐起看向韦卡龙,道:
“一粒沙粒里,竟然含有火星生物的染色体,韦卡龙是怎么发现到的?”
韦卡龙扫了唐起一眼,没有回答。
唐起一愣……看来藤原不娶说得没错,这厮对我印象不咋地!
自我反省了一下,唐起没检讨到哪里曾“得罪”过这个韦卡龙。
……看来人跟人相处,还真有一定的“能量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可能问题就出现在我也是搞物理研究上。唐起暗想。
“是的,我也感到很好奇。”
藤原不娶瞧见韦卡龙没有回应唐起,于是帮话道:
“就像直接告诉韦卡龙沙粒里有染色体一样,否则,谁能这么准确地发现到?”
韦卡龙没有看向唐起,而是冲着藤原不娶点了点头,然后看到拉希德投来同样好奇的眼神,于是解释道:
“这十多天下来,我们组一直在照射源那里收集中微子的振荡频率,发现来自火星的中微子,除了具有高能级别的特性外,还具有一定的振荡规律。它不是固定在某个频率上的,而是高低起伏,能被绘制成一种图谱。”
铁网墙上,挂着几张白色的写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