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郤至不知道上面那一句话,倒是认为郤锜说得不错。
“认识了二十多年,长久以来没有被算计,尤其是大事上非常值得信赖。我像以往那样,有疑惑直接问,多琢磨什么呢。”郤至心想。
郤锜和郤至不是单纯或傻。
郤氏才是最强大的那一个家族。
尤其是郤氏平时有照顾到楼氏的利益。
天下人谁不知道郤氏对楼氏的照顾?要是楼氏敢背叛郤氏,楼氏怎么面对天下人。
他们已经到了陈国的边境。
陈君弱与蔡君固得知联军抵达,很主动地前来拜谒晋君周。
因为两国之君带着大臣过来,所以联军才停驻下来。
再者说了,晋国这边已经派人前往南方的各国,需要等待进一步的反馈。
“不知道那些国家会给出什么反应?”智罃实在想不出一个所以然。
士匄笑着说道:“楚国的强大对于他们来说很有直观印象,一时半会极可能无法接受楚国变得弱小。”
这一句话,可以视作吹响冲锋号。
怎么来让南方的国家看到楚国的弱小呢?当然是晋军在楚国本土赐予楚军一场大败。
“这一次能不大打,最好不要大打。”郤锜对不是以卿位家族作为主力的部队,缺乏足够的信心。
士匄讪笑了一下,目光看向楼令,期待赶紧说点什么。
晋国只是因为连续几年大肆征战,搞得卿位家族库存出现危机,家族精锐的损失并不多么惨重。
那么,卿位家族缺的只是资源,并不是没有可用之兵了。
楚国的情况不一样,他们连续几场惨败,相当一部分精锐战死与被俘,不是说资源出现危机。
损失大量精锐的楚国各个家族,他们怎么都要耗费三五年训练私军吧?
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预估在楚国爆发交战,楚军的质量不比晋军呢。
“先看南方各国应不应邀吧。”楼令对于要不要大打也存在迟疑态度。
楚国的精锐损失是很严重,不代表家底全没了。
现在的楚国并未被打断脊梁骨,他们的体量也摆在那里。
要是晋国将楚国逼得拼命,无法一次性将楚国灭掉,乃至于占领楚国本土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为什么非得逼迫楚国拼命呢。
楼令还是那个想法,现阶段真不是全力对付楚国的时间,最起码应该先谋求灭掉郑国和卫国,期间抓住或创造机会持续削弱楚国,等中原那边的强国消灭得差不多,便是集中全力灭掉楚国的时候了。
当然,那些只是大致的战略目标,真正实施起来肯定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做应有的调整。
晋君周现在正设宴款待列国之君。
类似的场面,晋君周已经玩得轻驾就熟,应付起来不存在任何难度。
几位卿大夫聚到一块,他们是在等晋君周送来信息。
什么信息?当然是陈国或蔡国提供关于楚国的信息给晋国,好让晋国君臣根据信息安排下一步该怎么做。
当然,陈国和蔡国的信息只是一种辅助,晋国君臣会更加信任己方探子的情报收集。
晋国的探子是收集所能看到的一切,从细微之处去搭设框架,再对楚国整体战略进行猜测。
陈国和蔡国提供得到信息则是楚国庙堂可能的决策。
“根据陈君与蔡君所说,楚国君臣并未离开‘郢’,怎么应对我们的南下,楚国还在争论之中。”长鱼矫从宴会现场过来。
楚国君臣没有离开“郢”是晋国探子所能提供的情报,只是晋国探子打听不到楚国高层的事情。
那么,陈国和蔡国提供楚国正在争论的信息,一下子就能对得上了。
难以打听到一国高层的情报,在目前属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直白一些来说就是,贵族只与贵族交往,身份不够搭不上话。
安插细作去当卧底?各个家族不会招收来历不明的人当家臣,来历清明也要看收不收;去的人当奴隶,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监视目标一面,真就是当奴隶到死了。
历史上秦国可以一再用间,说白了就是到战国阶段之后,阶层的界线被打破,再来就是列国之君的权力更集中。
一旦君主的权力越重,当官的人就越不会拿国家利益当回事,反正损失的是国家利益,又不是他们的私人利益。
与此同时,君主的权力越重,大臣为了争宠就更容易干出看似脑残的行为。
道理摊开讲,真的就是那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
“看来楚国还要继续乱。”中行偃说道。
熊招已经继位,他之前提出举行弭兵会盟,结果连离开“郢”都做不到。
不是楚国在故布迷阵的话,肯定是楚君招无法统御群臣啊。
一国之君无法统御群臣,不正是楚国内部权力架构出现问题吗?
晋国多的时候有十二位卿大夫,当时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楚国也有卿,只是不如晋国的卿大夫权柄那么重。
要命的地方在于,楚国实力不弱的封君太多,直接成了取乱的根源。
现在看就看楚国实力最强那一派封君在想什么,他们又想干什么,将会决定未来楚国变成什么样子。
“这样子的话,我们倒是不适合入侵楚国本土了。”士匄说道。
晋国若是对楚国的本土实施入侵,不管楚国君臣怎么想,变成是晋国在迫使他们先搁置争端,团结起来对抗入侵的联军。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也不是只有楚人懂得那样的道理。
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入侵楚国本土,郑国发生的事情会提醒楚国权贵,一旦打输封地、人口、资源就要不复所有。
国家受辱是一回事,会失去封地、人口、资源是另一回事。
到底是哪一些家族会成为牺牲品呢?反正楚国权贵不为了国家,为了他们自己,怎么都该拼命了。
“先展开会盟吧?”楼令提出建议。
陈国和蔡国不用说,两国的国君主动过来,代表不敢违逆晋国。
另外那些之前臣服楚国的国家,轮到他们进行选择。
要是多数的南方国家过来参加会盟,哪怕晋军走了之后,他们重新作出臣服楚国的表态,事实就是动摇了楚国南方霸主的地位。
像是晋国或楚国这样的国家,一旦多数国家看到霸权出现动摇,失去的绝不是一点半点,颓势恐怕就很难刹得住了。
为什么栾书为人那么烂,尤其是干了弑君的事情,史书上的评价却是不错?因为他止住了晋国的颓势,乃至于在与楚国的称霸中重新占了上风。
“那我过去告诉君上?”长鱼矫问道。
郤锜直接拍板:“去吧。”
长鱼矫行礼告退。
为什么卿大夫不参加宴会?因为他们的地位显得非常的特殊。
中原的国家对于晋国卿大夫位比诸侯,他们是不承认也不否认的应对。
南方的国家不一样,他们在楚共王向郤锜求和之后,没有任何负担就承认晋国卿大夫位比诸侯的事实。
对,楚君审的谥号就是“共”,他们的史书会记载为楚共王。
其他国家对楚君审的谥号不会是楚共王,不贬低就是记载为楚共公。
薨逝之前是什么爵位不重要,薨逝之后将级别提高到公爵已经是一种普世规则了。
翌日。
联军开拔进入陈国,直接朝着“宛丘”进发。
在距离“宛丘”约二十里的时候,有一支楚国的队伍直接撞上来。
“伯州犁?”楼令怎么觉得这人听着很耳熟呢。
“郤州犁!”郤至脸上有怒气。
这一下让楼令反应过来了。
郤氏有发生过内乱,小宗伯氏直接除名。
那是郤氏要直接去掉伯氏这个小宗,将封地、人口、资源收归于大宗,逼得伯氏进行反抗,最后伯州犁逃亡楚国。
现在,楚君招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派伯州犁充当使者过来。
中行偃、士匄、智罃、士鲂得知来的是伯州犁,无不表情变得诡异。
晋君周皱眉说道:“不见了吧?”
关于郤锜的脾气之火爆,有谁不知道的吗?
先不管楚君招到底在想什么,反正郤锜当场干掉伯州犁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晋国与楚国是敌对关系,闹出干掉楚国使者的事情,真就不好了。
“让他来。”郤锜维持面无表情的模样。
晋君周赶紧对楼令使眼神,意思就是:快点劝一劝,要不然丢脸的可不止是郤氏,整个国家都要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