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惨烈,真是惨烈(1 / 2)

攻城塔不止有人推,前面还有牛在拉。

这是楼氏根据以往使用的案例进行了改良,使之推进的速度变得更快。

拉动攻城塔的牛有八头。

为什么不是马,而选择了牛呢?

那是因为马固然跑起来更快,可是牛更有劲!

自然是选择更有劲的牛来拉动攻城塔了。

攻城塔进入守军弓箭手的射程,他们被指示盯着拉动攻城塔的牛进行覆盖。

只不过,楼氏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牛身上给披了甲,连眼睛都遮住的那种。

等距离足够近了之后,成豹才看到牛身上草席之下有披甲,心里顿时觉得更为不妙了。

只有高价值的玩意,才会更为去珍惜,对吧?

晋军竟然特意给牛披上甲,不是很能说明问题了吗?说明牛拉动的庞然大物,它能够在这一场城池攻防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啊!

因为攻城塔更为庞大的关系,包括成豹在内的守军忽视了云梯的存在。

云梯抵近到城墙附近,它在相关人员的操作下,原本折叠起来的梯子开始升高,慢慢接近女墙的位置,抵住了之后倒扣装置直接扣住城墙。

“什么物件!?”成豹能够看出是一种梯子,只是以前从未见过。

只要是梯子,守军肯定想要试图推翻,他们拿着推杆使劲推,用了吃奶的力气也不起作用。

守城的一方肯定会准备推杆,主要用途便是用来针对攻城方的梯子,推人只能说是顺带。

推杆推得动梯子吗?当然是推得动,只是一旦梯子上的人一多,就要好几个守城士兵合力去推了。

要是把守军逼急了,哪怕是手里没有推杆,一样会有士兵冒险站到城垛推梯子,只是成功率方面并不高。

扛着普通梯子的攻城队伍远比云梯和攻城塔更早抵达,它们被一一竖立起来,又一次重复上演竖立梯子与推倒梯子的一幕幕。

很多人有恐高的心理,尤其是当前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恐高的人数更多。

那导致了什么?攻城一方的士兵在攀爬的时候,多数其实心中很虚,攀爬的速度也就不那么快。

类似的心理在冷兵器的攻城一方一直存在,也是攻城的难度之一。

“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只能用蚁附攻城的方式。”楼令知道历史上的攻城,多数就是用蚁附攻城的方式。

士兵不是机器,他们也是一个人,每一名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活人就会怕死,视死如归在多数时候完全就是被逼的。

守军脚踩厚实的城墙平台,他们的恐惧心理会少一些,对上没有立足之地的攻城之人,心理上本就占便宜,别说是能够居高临下采取攻击了。

楼令亲眼所见,利用普通梯子不断攀爬上去的几方士兵,他们侥幸靠近城垛也基本是被逼得不上不下的局面,多数则是尝试攀爬被攻击得往梯子下退或直接摔落下去。

一个陡坡都会让站在高处的一方大占便宜,何况是城墙呢?

利用梯子攻城,哪怕是梯子向前倾斜,位处上面的士兵,他一只手也会下意识抓住梯子,全身上下只有一只手可以用来攻击,显得更为吃亏了。

“砍,砍断那个玩意!”成豹发现倒扣装置亲自冲上去,举剑对着倒扣装置就是一阵猛砍。

守城小兵没有意识到倒扣装置的作用吗?他们事先还真没有察觉。这样显得比较无知和愚昧,可是又那么理所当然。

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由于不掌握知识,懂得真心不多。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战场都有拿大刀或长矛攻击坦克的行为,一来是出于极度气愤的心理,再来就是以为可以砍得坏。

倒扣装置只有前段是铁钩,其它则是木头结构,砍那是一定可以砍坏的。

只不过,双臂结构的木头很粗,用剑去砍的话,真不是两三下砍得断。

一阵弓弦的崩动声突然作响。这是要有很多弓弩手齐射才能制造出来的动静。

楼司刚才组织箭阵,试射之后下令对某个城墙段的城头守军实施覆盖。

将近两千名弓弩手在楼司的指示下齐射,平地升起了一朵由箭矢组成的乌云,不久之后落到了城墙之上,少量躲在墙垛后方的守军幸免,没有提前寻找遮挡物的守军则是倒下了一片。

中箭的大部分士兵,他们多数只是受伤,并没有第一时间死去。

只不过,不管是哪个身体部位中箭,反正好受不到哪去。

受了伤的士兵,通常第一时间不会迎来剧烈的疼痛感。这一段时间他们的行动力并未丧失,一小会之后疼痛感袭来,意志坚韧就继续坚持,等着血流过量休克。

多数受了伤的士兵,他们会并发极度的恐惧,还可以行动的话,脑子里只存在逃离的念头。

所以,能够看到晋军实施箭雨覆盖的城墙段,一小会之后站起的守军,七八成吼叫着往城墙过道跑。

“站住!”成豹也中了箭,只是被甲胄挡住大部分伤害,箭镞稍微插到肉。他停止劈砍云梯的倒扣装置,追上了要逃的守军:“回去!以为城墙丢了,你们能活命吗?即便活命也会成为奴隶!”

暂时失了智的守军,他们有的恢复理智,仍旧不存在理智想跑的人被成豹当场格杀。

成豹接下来就是在城墙上奔跑,阻止想要溃逃的守军士兵,很不容易制止了溃败。

稍微稳定住局势的成豹走到一部云梯倒扣装置边上,继续举剑就是一阵猛砍。

城头上需要覆盖的位置很多,楼司并没有下令往一个位置重复覆盖。

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对着云梯的攻击区域进行箭雨覆盖,事先尽可能清空守军,好让己方攻城士兵减少抵抗。

讲事实,也就是楼氏的弓弩手,有能力在展开厮杀之后,敢在敌我双方间隔不到十米的情况下实施箭雨覆盖。其他家族或许有那个胆子,误伤情况则是一定比楼氏远程部队严重。

楼司一次又一次让人进行校射,随后下令进行覆盖。

位处更靠后位置的楼小白看得心中感慨:“他真的有这种天赋啊!”

敌我间隔距离是那样,由人去进行操作,肯定会出现误伤的情况,只是受到误伤的自己人数量并不多,大部分箭矢覆盖到了正确的位置。

那当然是跟楼氏紧抓训练有关,再来就是识字率提高,练起兵来更为容易了。

一支由全文盲组成的军队跟一支普及识字的军队,管理起来的难度真的不一样,同时训练难度会是天差地别。

在历史上,一般是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他们军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更高。

国外第一个提倡教士兵识字的人,无从查起。

国内第一个提倡教士兵识字的人,他叫晏阳初。

楼氏目前的识字率,作为一个家族绝对是最高。

展露出其它才能的人,他们被家族安排了合适的岗位。

识字但是没有其它才能的人,他们肯定是作为军队的骨干了。

楼氏有足够的骨干,组织度以及执行力怎么可能会差?肯定玩得动其它家族办不到的战术。

成豹这边的城墙段也遭到了箭雨覆盖,他再一次中箭却伤害不大。

有没有穿甲胄的差别就是在这里。

没有身穿甲胄,中箭至少会对行动形成障碍。

穿了甲胄得到防护,潜意识里也更有安全感,胆子自然就更壮了。

“将伤者抬下去!”成豹暂时停下劈砍,接着大吼:“让预备队上来!”

攻城方竟然在攻城部队抵近城墙还进行箭雨覆盖,在成豹看来就是不计代价要设施攻城了。

“斧头,拿来大斧,砍断这些东西!”成豹砍了有一会,只是将倒扣装置砍出豁口,距离砍断还需要一些时间。

春秋时代士兵的主流兵器是戈,不代表没有其它款式的兵器,种类其实有很多,其中包括了斧头。

只是,因为战戈是主流兵器,使用其它武器种类的士兵很少,一般是贵族子弟的武器比较五花八门。

“它们要上来了!”成豹看向不断越逼越近的攻城塔,心里对城墙可能会失守有了足够的心理预期。

攻城塔在抵近城墙约二十米之后停顿下来。

那是再往前的话,拉动攻城塔的牛可能对挤在城下的部队造成威胁,再来就是城墙挡住了牛前进的道路,肯定是要解开套在牛身上的装置,再将牛给拉回后方。

进行相关作业需要时间,接下来的二十米距离需要由人去推,整个过程应该会消耗半刻钟左右的时间吧。

成豹正在猛砍云梯的倒扣装置,一颗城墙之外的铁脑袋很突兀进入视野。

怎么是铁脑袋?因为这名攻城士兵出自楼氏,他脑袋上有头盔。

如果是寻常的士兵,应该是战戈的前部先进入成豹的视野,不会是脑袋先呈现在视野之内。

该名来自楼氏的士兵,他的武器是刀,露头之后与成豹形成对视,第一瞬间挥刀往成豹的砍。

成豹刹那间有些思维停顿,持剑的手下意识举剑格挡,很是凶险地挡住了挥砍而来的战刀。

铁刀与青铜剑的猛烈互磕,一阵火星闪过之后,青铜剑出现了一个大豁口。

青铜硬,只是没有铁硬。

生铁的硬度范围通常在80-150hb(布氏硬度计)之间,而青铜的硬度通常在60-120hb之间?。生铁其实就是铁的一种合金,其硬度一般比纯铁更高,因此生铁比青铜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