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孙林父坐下之后,马上又起身站到卫君衎身后一步的距离。
孙林父这是随时准备制止卫君衎胡闹。
“你干什么啊?”卫君衎察觉吹来的风变小,转头才看到孙林父站在自己身侧。
孙林父面无表情地答道:“臣为君上遮风。”
卫君衎看了看孙林父的站位,简单的“哦”了一声,继续带着看戏的心理,反复注视晋君周和楚君招去了。
在刚才,晋君周和楚君招进行了一些对话,大体上就是纯套话。
郤锜和子庚则是进行最后的沟通,包括接下来郤锜会说一些很犀利的话,确认子庚不会反驳那些批判。
什么玩意?
会盟主题就是楚国去掉王号,召开会盟的晋国肯定要对楚国的一些行为进行批判啊。
子庚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最后确认郤锜的批判是什么用词,再来就是批判力度多大,是不是建立在事实之上。
等于说作为会盟主角的双方,他们其实是一直保持着沟通,呈现于众人的都是互相可以接受的协议,不想搞到强加于人,闹到受欺压方直接掀桌子。
这是都想将事情办成该有的态度。
要说这一场会盟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只能说是没有周王室的代表在场。
事实上,楚国去掉王号这么大的事情,周天子应该亲自到来的。
结果非但周天子不在现场,连一个代表都没有,所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却是选择了噤声。
那可不止是碍于晋国的强大了。
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周王室自己不争气,搞到有心维护的人一想到周王室的不争气先感到丧气。
更多的诸侯连自保都困难,他们就更没有闲心思去管周王室了。
郤锜与子庚沟通完毕。
随后,郤锜走到了平台的中间。
大家看到郤锜站在平台中间,知道进入什么流程,皆是停止交谈注目过去。
郤锜从楚武王擅自称王开始讲起,话题涉及到楚国认为实力足够强大,要求周天子给予升爵。
要是晋国没有要取代周王室的心思,郤锜自然是应该极力的批判。
比如说,即便有了何等的实力,君主不允,臣下不应该硬抢。
可是,郤锜对于楚国为什么称王只是一语带过,尤其是批判并不强烈。
这并不是子庚沟通的成果,完全是晋国内部经过很激烈的争论,楼令首次表态就是要对周王室取而代之,再有晋君周的点头,形成了内部的共识。
达成这种共识的晋国君臣,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知,也就是楼令提出取代周王室绝不是只说说,乃是完全会付之行动的一件事情。
这样一来,最为起码的事情就是几个卿位家族需要调整重心,一直为最终达成取代周王室而努力。
范氏、荀氏和邯郸氏绝对是大大松了一口。
因为晋国有了那样的目标,所有卿大夫一致认可,与达成盟约没有区别。
存在那种盟约,他们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标。
某天晋国公室取代了周王室,在任晋君难道不应该论功行赏吗?届时他们这些最大的功臣,少不得裂土封侯啊!
有了那样的前景,不是有生死大仇的话,怎么都该消停吧?
所以,楼令直接讲出未来的目标之后,起码范氏和荀氏的危机感大半消除了。
当听众的列国君臣原本以为郤锜的用词会很犀利,乃至于将楚国的尊严践踏到泥里面,没有想到只是就事论事,尤其是某些事件上的用词比较温和。
齐君环大失所望地嘀咕道:“一点都不霸气啊。”
“大概是不想激怒楚国君臣吧。”国书随口应道。
高固则是说道:“很危险啊!”
“哦?”齐君环好奇地问道:“什么危险,谁危险?”
高固选择了沉默。
还能是谁危险?肯定是周王室啊。
同样是齐国的“守护”之一,高氏是姜姓的后裔,他们对待周王室的感情可以说比较复杂。
另一家齐国的“守护”国氏,他们是仰仗周天子才获得这种特殊地位,比起高氏需要更加尽责。
只不过,还是那一个问题,周王室自己不争气,外臣无外力可借,慢慢疏远是一定的事情。
拿国氏来说,好些姬姓诸侯都不拿周天子当一回事,他们肯定也要跟着改换立场,更加的重视齐国的利益。
郤锜说得差不多了。
在那期间,楚国君臣全程保持沉默。
没有反驳就是认下来,让列国君臣认清一个事实,最为起码就是楚国在当前无法抗衡晋国。
等郤锜做结尾,只要求楚国去掉王号,没有提到让楚君重新效忠周天子,现场出现了哗然之声。
“寡人无异议。”楚君招才不管谁哗然,他知道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对于现阶段的楚国来说不算事情太糟糕。
晋君周扫了一眼出声的列国君臣,选择性进行了无视,开口说道:“那请楚君与寡人一同焚书?”
会盟嘛,肯定会摆上一个巨鼎,书写会盟的内容进行焚烧,以示禀告上苍。
楚君招很配合地站起来。
只是去掉王号,没有要求楚国之君效忠于谁,等于楚国仍旧可以自成体系。
这一点其实跟赵武主持的第二次“弭兵会盟”没有区别,也就是并未要求楚国重新效忠周天子。
那是历史上的晋国没有实力压服楚国,还是晋国故意没有提出那种要求呢?
知道历史上的晋悼公干了九合诸侯的事业,可以猜测晋国为什么不要求楚国重新效忠周天子了。
同时,历史上的晋国并没有成功让楚国去掉王号。
所以,这个历史版本的晋国起码做到让楚国去掉王号,算是在成就上超过原来的历史版本了。
晋君周带着楚君招布下会盟台,一同前去焚烧祷告文。
“楚国君臣的配合,令人意料不到啊!”士匄总觉得里面存在什么猫腻。
中行偃闻言问道:“这样不好吗?”
“我并没有觉得不好,只是……”士匄想了一下措词,继续说道:“只是他们略微争取就放弃纠缠拿回失地,这一点无比的不对劲。”
中行偃说道:“我们知道楚国只是暂时认输,日后绝对会反扑。”
所以说,那不能算是什么不对劲。
士匄当然知道那一点,补充说明:“他们很笃定我们会跟诸侯离心离德。”
“呵呵。”中行偃不是在冷笑,纯粹就是想笑。他笑了一小会,说道:“你看郤氏之主和楼氏之主在意吗?他们根本不在意。”
在之前,士匄并未太过关注郤锜和楼令的态度,得到提示回过神来,闷声说道:“那接下来就是进行大扩张了。”
在这一方面,范氏会比较吃亏。
主要是范氏到现在都没有彻底解决狄人的迹象,从赤狄抢到的地盘安稳度极差,很难有余力进行扩张。
“是啊,扩张。”中行偃近期就在思考荀氏应该在哪里扩张。
如果是非要封地相连的话,荀氏其实没有太好的扩张方向。
只是,当前大概也只有楼令不喜欢飞地,其他一家之主对此并不是太过排斥。
晋君周和楚君招在众人的见证下一块焚烧完祷告文书,他们携手重新回到会盟台的平台之上。
众人停下交谈,等着听一听晋君周和楚君招会不会再宣告什么事情。
楚君招没有什么话好说,他也将失落摆在脸上。
晋君周倒是很兴奋,只是努力克制着,没有将兴奋表现得太明显。
会盟台之上的风很大,绝对不适合用来举行宴会。
当然,会盟台压根不是举行宴会的地方,正事干完之后,不想受罪就该收场了。
晋君周也就讲了几句场面话,随后宣布挪个地方,大家一块吃吃喝喝。
因为这一次会盟存在太多诡异的地方,多数诸侯越到后面越是沉默,宴会之上的气氛并不热烈。
想通了很多事情的晋君周不再刻意在意诸侯的态度,态度的转变由不得一众诸侯多想,导致宴会上的气氛略显诡异。
晋国君臣面对那种诡异,脾气火爆的郤锜和郤至都没有任何表示。
那不是郤锜和郤至在压制脾气,他们现在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辈,只等着看哪一个人表现最特殊,事后会优先清算。
要说有什么值得开心,众诸侯想到的就是可算能够归国。
会盟对于晋国来说是圆满完成。
暂时看不到对列国有什么坏处。
不知道消息传到周王室那边,他们将会怎么看待。
有鉴于周王室现如今的实力,加上没有国家可以利用,他们超大概率就是选择装聋作哑。
不少明眼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世道绝对不会因为楚国屈服,变得可以享受太平。
可是,能够看清楚现实的诸侯并不多,甚至说是极少数。
“接下来晋国不会频频召唤了吧?”不止一名诸侯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