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你怎么又这种话?何小羽,何小婧他们要管工厂、电影院、还有社团跟专卖店。五个孩子忙得回家住一晚的时间都没有。”</P>
“那是柱子不把事业留给他们吗?孩子多累啊!”</P>
阎埠贵:“可那俩经理说到底是外人,我觉得他们不是好人。”</P>
易中海脸色难看,“人都没相处,就判断好坏?”</P>
秦淮茹担心他们吵起来,“阎大爷,易大爷,咱们先看看吧!实在是不好,咱们再找何总说说。”</P>
阎埠贵跟易中海不说话,埋头挥动手中的耙子除草。</P>
10点半。</P>
路边的喇叭响了,“咳咳!各位同志下班了。吃饭的去食堂吃饭,不吃饭在屋里休息别中暑了。两点钟上班别忘了!”</P>
阎埠贵扛着耙子,“10点半就下班了?也没见着有人检查?”</P>
秦淮茹低着头笑,“知青刚才跟何总在田埂边走了一圈。”</P>
阎埠贵那会生闷气,没有注意到。</P>
易中海笑着说:“前几天不是有人中午干活中暑了,才给咱们规定时间!”</P>
秦淮茹:“谁大中午去干活?”</P>
易中海:“城里来的知青,没下地干过农活!”</P>
运输队的汽车开进了车里。</P>
阎埠贵看热闹,“咱们都下班了,我看谁去摘菜!那个经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P>
何雨柱站在大树底下,也很好奇大棚知青要怎么处理?</P>
头顶的喇叭响起来杂音,砰砰两声,像是有人在拍话筒。</P>
紧接着大棚知青的声音再次响起:“有加急采摘的任务,食堂给留饭。工资按照1.5元一小时算。愿意加班的速速到村口广播室报名。”</P>
话音刚落,村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了广播室门口。</P>
大棚知青被吓了一跳,扯着嗓子喊:“都排队签名。”</P>
想加班有加班费,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P>
今天社团要的货也比以前多了一车。</P>
守卫员告诉何雨柱,大棚知青带着人去发传单宣传,搞应季的特价菜,一分钱一斤。</P>
现在几乎都是大家庭,农村十几口人家很普遍。</P>
自己种菜也有没菜吃的时候,蔬菜大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P>
还有肉类,都是薄利多销。</P>
社团红红火火,有些小商贩还从社团拿货,因为新鲜便宜,品种齐全,还包送货。</P>
何雨柱对两位知青很满意,他有时间去外地囤货。</P>
这时候人们获得消息的方式是电视报纸,收音机还有口口相传。</P>
计算机也只是在四九城跟周边城市畅销,还有许多地方电都还没有通电。</P>
何雨柱觉得这个时候,是挣钱的时机。</P>
囤货,大量的囤货。</P>
拉到别的地方去卖。</P>
还有老大爷雕刻的那些工艺品,好多人买。</P>
许大茂打了电话过来,他说发现好几个地方农村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井,都是挑水塘里的水加明矾吃。</P>
问何雨柱有没有钻井的机器,跟抽水泵?</P>
何雨柱:“我去问问!”</P>
挂了电话,开车去城里拉货。</P>
何雨柱一走,老大妈就带着儿子去堵在老大爷门口。</P>
村长每天顺便给老大爷打饭,一日三餐都不会少!</P>
这会刚吃完饭,饭碗放在木凳子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