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出了总督衙门,也不想走得太远,就在皇城里四下逛了逛,发现各处衙门进出的人如过江之鲫。看来,皇帝回銮之后,南京马上取代杭州成了政务的中心。
走着走着,李书同忽然听到有乐声传来,仔细一听,却是《春节序曲》的旋律,不由得一笑,拉着姜承志循声而去。
乐声是从一座不大的建筑中传出来的,这栋建筑李书同很熟悉,是原来江宁驻防城的一座戏楼,江宁易手之后,这座戏楼便拨给了礼部,作为礼乐班的训练场所。
推开院门进去,果然是礼乐班在戏台上排练。两人沿着回廊走到戏台侧面,静静地站着听乐队演奏,等一曲奏罢,才走上台去。
教坊司司乐一见是李书同,连忙凑上来行礼,被李书同摆手阻止。
“师父,你回来了?!”寿倌儿郑云龙一眼就看见了李书同,站起来走到李书同面前作了一揖。
“啊,今天刚到的。”李书同伸手扶了一下郑云龙,又问道,“你们这是在排练什么?”
“我们正在练过年用的曲子。”郑云龙答道,“刚才那首就是师父之前留下的《新春序曲》谱,等正月初一那天,要到宫里给皇上皇后演奏的。”
“《新春序曲》?”姜承志听了倒是一愣,“这曲子不是叫作……”
李书同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姜承志暂时先别问,又转脸对郑云龙说道:“好啊。我听你们练得不错,只是还有些紧张。记住,这曲子的第一乐章是喜庆欢快,第二乐章的舒缓悠扬,万不可把欢快变成了紧绷,喜庆变成了呱噪。”
“是,我记得了。”
“那你们再来一遍吧,我听听。”李书同说着,示意郑云龙回去,又把姜承志拉到了戏台的角落。
“这曲子叫《春节序曲》,你我当然是知道的。可是’春节’这个名称是民国时代才有的。古代农历新年叫作’元旦’,民国时代元旦被用作公历新年,农历新年才改称春节的。我为了避免大家误会,所以就把这首曲子的名字改为了《新春序曲》。”
李书同这番解释完,姜承志才明白,于是二人便立在墙角继续听乐队彩排。
时间过得很快,乐队一连排练了好几首曲子,李书同又一一给予点拨。
转眼已是下午申正时分,冬天日短,太阳已经西斜。司乐宣布今天的排练结束,乐队众人便收拾东西回家。
姜承志和李书同等着郑云龙收拾东西。郑云龙自幼身体孱弱,所以母亲二郡主和李书同都告诫他,修心养性,凡事慢慢来,轻起轻落。等众人都走光了,郑云龙才把东西收拾好。
三人一起走到戏楼门外,郑云龙忽然说道:“师父,上次在御前演奏,奏唱了《大英雄郑成功》,皇上便问起,有没有唱岳王爷的曲子。毛大叔说是有的,只是他不清楚,说要等师父你回来再说。”
“哦?这个倒是真的有。岳武穆写了名垂青史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后来有人谱了曲,唱起来气势雄浑,铿锵有力。”
“那师父手上有曲谱吗?”
“现成的没有。”李书同看了看郑云龙,“不过我回去之后可以写一份,过几天给司乐。”
郑云龙年轻的脸上忽然闪过了一丝兴奋,问道:“师父,我现在就跟去你住处,你写好了,我带回家就能练了。”
李书同笑了笑,说道:“你别性急嘛,我写也要写两天。不光是歌谱,还有乐队配器,要写十几份呢。”
姜承志也在一边说道:“你还是快点回家吧,要不然郡主等急了呢。”
“是,那我先回去了。”郑云龙说完,向姜承志和李书同各作了一揖,转身离去。
“这孩子比之前又成熟了啊,他妈妈应该能放心了。”姜承志望着郑云龙的背影说道。
李书同却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