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臧去哄宝贝女儿了,众人都发现自己无牵无挂,无不有些失落,于是干脆继续商讨军务改革的事,好有些寄托。
许纬辰望着项绍宽说道:“现在马上要到冬天了,第一年从各地征召的役兵就要入伍,具体如何安排,我是一直在等你回来作决定。”
“嗯。这个问题我想过了,新兵入伍,需要原来的骨干传帮带,否则战斗力和意志品质不容易提升。但是,如果将新兵编入原有军队,那就容易引起争纷,所有的军头都希望扩充自己的实力。所以,我打算新建一个集团军,作为皇家陆军新式军队的模范。”
“新增一个集团军?”
“嗯。我军原有的野战军镇,都是以山名命名,就像最早的天目镇、天台镇,后来新编的雁荡镇、罗霄镇等等,现在算起来也有二十多个了。我一直有一个计划,就是等到大明天下一统之后,将所有野战军部队编练成七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辖一个步兵师八千二百人,一个摩步旅四千五百人,一个综合联勤大队一万人,总计两万两千七百人。”
“摩步旅?”潘兴差点笑出来,“这年头有摩托车吗?”
“当然没有,但不妨碍我们先叫这个名字,其实就是骑马步兵旅。现在是骑马,将来是骑摩托,最后是卡车、装甲运兵车,反正骑什么都是骑,名字可以先叫起来。”
“好吧。那你觉得第一个野战集团军的骨干从哪里抽调为好?”
“这个我早就想过了。第一野战集团军的名字就叫’泰山镇’,泰山乃是五岳之首。集团军都督需要出自郑军,以示郑军为诸军之首,但又不能是刘国轩或者何佑。此二人功劳太大,已经不适合担任一军之帅。”
潘兴点点头:“话是不错,可除了刘国轩和何佑,还有谁合适呢?”
“郑军作战功劳排名第三的,自然是吴淑。吴淑一直担任刘国轩的副手,刘国轩自然愿意看到吴淑掌握这一镇人马。”
许纬辰听到项绍宽提议吴淑,不由得一皱眉,问道:“吴淑这个人选,当然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但他和刘国轩关系最近。这不是说刘国轩有异志,但是对我们掌控这一镇人马有些不利。”
“这个我也想过。吴淑虽然是刘国轩的副手,但他不像丘辉、江胜那些人,是刘国轩一手提拔的。吴淑在郑成功时代就已经加入郑军,论资格不比刘国轩差。他早年随着顶头上司黄梧投降清朝,在漳州潜伏了十多年,等到三藩之乱开始,黄梧也正好病逝,我军登陆之后,吴淑便率部来投。他在刘国轩那里,更像是个客将,有自己的部属,刘国轩也要敬他三分。我们用吴淑担任泰山镇的都督,未必会受刘国轩牵制。”项绍宽胸有成竹地为大家解释,“另外,我打算让金汉臣出任副都督。金汉臣是郑军诸将里最先为我们所用的,也是我们最信得过的,由他出任副都督,方便掌握整个集团军的情况。”
“嗯嗯,绍宽想得周全。”许纬辰完全接受了项绍宽的解释。
项绍宽于是看着大家继续说道:“泰山镇的兵力,就以吴淑和金汉臣各自的部属为骨干,调入几个郑军的零散营级单位,再用浙江招募的新兵和羽林苑新兵补充,就基本就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