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访日围棋代表团(2 / 2)

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1263 字 10个月前

相比许纬辰忙里偷闲,陆希星就快要被京城源源不断送来的行文逼疯了。向瑷珲城运兵运粮的计划如期进行,但情况比想象的复杂,松嫩平原春季融雪造成的泥泞,对运粮非常不利。项绍宽发来了措辞严厉的军机处廷寄,要求南京再运送一批粮食到盖州卫港口。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大军在雅克萨久攻不下需要就地过冬,项绍宽还要求陆希星准备五千人规模的棉衣棉裤,在格里高利历8月底之前交付。

苏南一带虽然粮食和棉花都有,但分散在各县,陆希星紧急行文到各县,要求按量交割到南京。各地的地方官却又是以夏季洪水泛滥、运输不便、百姓疾苦等等为名,要求宽限。陆希星自然知道其中有些确是实情,但项绍宽的军令更加不能怠慢,只得行文继续催促,又派快船去武昌刘国轩处调拨。

很快,武昌那边就有了回复。刘国轩在回函里说,整整五十船粮食和棉布、棉花已经装船出发,不日就能到达南京,若是需要,武昌还有储备可以调拨。这个结果令陆希星喜出望外,但朱丹赤却认为,刘国轩长于军事,不擅民政,能够在连年用兵的情况下存下粮食布匹,势必是有能吏在相助。

陆希星于是回函询问,刘国轩也不隐瞒,说手下有个叫郑端的官员,原本是大清陕西省的一名道员,三藩起事之时被赵良栋征调到军中担任粮道,后来投降刘国轩,量才录用继续负责军粮征收运输,后来放任湖广粮储道,这些年在湖广各地征粮储粮就是此人手笔。

陆希星因此大为欣喜,发文要求调郑端来南京任职。刘国轩自然是不舍,陆希星只得提出交换条件:将在南京工部任员外郎的刘国昌升任郎中,并且送往湖广担任水利道。刘国昌自从在杭州出任工部主事以来,主要负责城市里的营建,未曾外放地方官员,刘国轩一直很希望这个弟弟到武昌帮手,这次便遂了他的愿。

郑端收到吏部行文,马上收拾行囊到南京报到。陆希星询问他有关于粮食储运等方面的经验,郑端便建议,粮棉是天下百姓生计最紧要的事务,需要派专员管理,同时增修粮仓、棉库,以丰年预欠年。另外,还有鼓励商家收购粮棉卖给朝廷的办法十余条,都可推广应用,必有果效。

陆希星将郑端的意见放到军机处会议上讨论,许纬辰本来就对户部机构大而无当非常不满意,一直想要把户部的机构专业化,于是提出,在南京户部之下专设一个部门,叫作粮棉署,增设侍郎一员管理,下设粮储厅、棉储厅、仓场科等机构,专门处理粮食和棉花的收购、运输、储存等事。第一任粮棉署侍郎就由郑端来担任。

金和光也趁机提出,本来在南京附近建了巧克力和味精工场,后来又增建了一个纺织工场,用于生产四季军服。现在羽林苑毕业的女生越来越多,正好作为劳动力,趁着棉花棉布供应充足,可以扩大生产。

温如嵩马上跳出来表示反对,因为纺织业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手工业,若是朝廷扩大官营纺织工场的规模,那就是与民争利了。

金和光显然不太高兴,指责温如嵩东林一党,只知道为乡绅代言,心里没有社稷安危。温如嵩也暴跳如雷,反斥金和光秦制入脑,不知体恤百姓。

“行啦,都别吵啦。羽林苑的女生,我有更重要的用途。”许纬辰大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