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给孩子们开学有些晚了,但没办法,造纸就费了一个月了。</P>
王府里造出来的纸,是按后世改良后的工艺制造的,质量相当不错,已经和后世不相上下了,纸有了,李泰干脆把活字印刷术也拿了出来。</P>
只是这几天,《孝经》《论语》《尔雅》等孩童的启蒙教育读物便印刷出了数百本出来,都是自己的技术,根本就不花什么成本,李泰看着成堆的书,拿起一本闻了闻,嗯,很清新的油墨香,顿时便是乐的呵呵直笑。</P>
想了想,让工匠们把后世的开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也给印了出来,这两本都才千字左右,尤其三字经把唐高祖后面的部分删除后,已经不足千字,很快匠人们就按书中的文字排出了新的版面。</P>
李泰看了看这个效率,心下颇为心痛,这要是把这些书拿出去卖,能卖多少钱啊?能让多少贫困学子们读得起书啊?唉,再稍等等,现在自己暂时还不是世家的对手。</P>
就算自己现在拿出去卖,估计也是自己卖多少,他们买多少,然后再加价卖给贫困学子们,自己就算得了些钱财,估计以后就要面对他们朝堂上的不断攻讦,贫困学子们却是得不到任何好处。</P>
只是工匠头子李岳走过来问:“殿下,这两本书的作者是谁,要不要写上?”</P>
李泰想了想,心中纠结了一番,在《三字经》和《百家姓》的作者名写上:王越,倒过来就是越王,估计很快就会被人猜出来,哈哈哈,自己实在是太有才了。</P>
心中默默对《三字经》和《百家姓》的作者们道了个歉,自己是拿了他们的心血,让他们失去了千古流芳的机会。</P>
但这也能这两本书作者的上上上代祖宗们沾上光,至少这两位作者在唐代的前N代祖宗很快就可以读上了。</P>
李岳也是有些愕然,他可是识字的,要不然也做不成工匠头子,但紧接着就转身直接给两本书的作者处加上了“王越”二字。</P>
李泰点点头,不多问,执行力强,这是一个优秀工匠头子的基本素养,看来这个李岳可用。</P>
看着匠人们还在热火朝天地印刷着,便转身回去找钱管家,吩咐说十一月一日开学,亲王府加上自己的两处村子,适龄上学的孩子们共二百多人,这些都是王府工匠、护卫和村民等人的孩子。</P>
人数有点多,年龄更是跨越奇大,从六七岁到十五六岁的都有,实在是一些孩子此前错过了最佳上学年龄,但也没办法,只能尽量给他们补上。</P>
从长安请来了十二位教席,这可是李泰花了大价钱的,唐随旧制,每年均在长安举办科举考试,每年前来应考的学子络绎不绝,考上的,自然一跃进入龙门,但考不上的学子们更多。</P>
不少人已经连考多年,但仍然没有考上,囊中羞涩,便打一些小短工养活自己,比如,在街头代写书信、代写诉状,有些人觉得自己书法不错的,便干脆写几幅字,挂出来卖。</P>
这次管家找来的教席中,有一位叫魏哲的,便是一位书法家,也是未来的大唐首任校检安东都户,乃是视同正二品的高官,此人生于隋朝大业年间,此时已经二十多岁,屡试不第,正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P>
管家找来此人时,便是李泰也吃了一惊,问了问孙管家,原来魏哲连考多次,盘缠已尽,每日在街头卖字,也得不了几文,在越王府每月三贯的高薪诱惑下,前来担任教席。</P>
哈哈哈,好,魏哲既然让自己遇上了,以后就别走了。</P>
让管家去府里领了一贯钱的赏赐,管家有些莫名其妙,估计可能是李泰对魏哲这人相当满意吧,嗯,应该就是这样,虽然看不出全身补丁、满脸穷酸样的魏哲有什么能力,但主人满意就好,想罢便喜滋滋前去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