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石墨烯和贞观三年的第一次大朝会(1 / 2)

石墨的存在,关系到蒸汽机是否能制作出来,而后者是被后世誉为工业之母的存在。</P>

在李泰优渥的邀请条件和青史留名的诱惑下,秦岭深处的墨家,在慎重商议后,足足出动三百名墨门子弟前往各地探寻石墨矿。</P>

按照李泰标识的几个方向,众人兵分数路,分别前往商州,山南东道、河东河西两道等进行探访。</P>

最为重点的便是李泰点明的商州,商州在长安东南方向,距离长安不到百公里。</P>

之所以把商州列为重点,是李泰在后世隐约记得陕西南部曾发现一座大型石墨矿,对比工部的各类消息后,李泰可以初步确定是在商州。</P>

探矿的工作极为辛苦,但墨门弟子最不缺的便是顶风贯雪的吃苦精神,在年底时终于找到了商州这处石墨矿。</P>

此处石墨矿色成 黑色、触手柔软,在李泰确认墨门弟子送过来确实是石墨矿时,墨家众人也是齐声欢呼。</P>

石墨要加工成石墨烯,有两条路线,一是高温处理,另一个则是化学剥离。</P>

李泰有了泾阳钢厂,李泰当然考虑高温处理,直接把泾阳钢厂的温度加到二千摄氏度的高温,年底时,出了第一批石墨烯。</P>

随即李泰便让研究中心王进等人进行试验,把石墨烯为作为蒸汽机门阀、管道间的密封材料。</P>

长安,大朝会。</P>

一年两次的大朝会,李泰又被召入朝中了。</P>

李泰正自听着殿内各项议程、昏昏欲睡的时候。</P>

蓦然听到刑部尚书李绩说道:“陛下,现已查明晋阳王家勾结突厥,在今年灾年来临时,大量倒卖大量粮食和铁器,被朝廷捉捕时又烧了绝大多数粮仓,差点令我晋阳百姓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主脉人员189名已捉捕到案,王家在其他地方的支脉人员没有参与。”</P>

李泰听了便是浑身一震,这件案子前前后后审理了近半年时间了,按说也可以很快审查就会有结论,但李二不欲给人口实。</P>

便是令李绩查细查明,要查清涉案的人群,也尽量避免把没有参与的支脉人员卷进来。</P>

嗯,这样看来,前礼部尚书王珪或许还有出山之日。</P>

李二听了,阴沉着脸:“李爱卿,按照大唐律,王家这些人应做何处理?”</P>

“按大唐律,主脉涉案人员189名,皆斩,家中女眷全数充入教坊司。”</P>

“嗯,众卿家有何意见?”</P>

殿内群臣哑然,此事王家做得实在太过,而且李绩经过长时间审理,各方面证据确凿,并非臆测定罪,经得起众人检验。</P>

殿内同为五姓七脉的官员虽然知道王家该死,但也不可能出来赞同处理王家,五姓七望之间同气连枝,通过联姻、合作等办法,相互间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的。</P>

殿内大佬们自重身份,也不会急于表态。</P>

只是御史中却有人说道:“王家犯如此罪行,简直天怒人怨,只获罪主家,已是陛下仁慈。”</P>

他是李二身边的人,自然知道李二的心思,此时他出来发言最是合适。</P>

果然,一些平民、寒门出身的御史也是纷纷跟着出言,言道王家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