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跳了龙门就成了什么?</P>
李北辰和甄婉仪自然都听出来了其中的意思。</P>
要么是一条龙,要么是一道菜。</P>
甄婉仪装作没听出来,柔柔婉婉地谢了太后。</P>
太后又感念了一番当年甄太傅。</P>
夸奖甄太傅的渊博学识、对李北辰的悉心栽培,夺嫡中的从龙之功。话语间尽是盛赞之意。</P>
甄婉仪却谦虚谦虚再谦虚,只说是一个作为太傅和作为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情,不足挂怀。</P>
斯人已去,不以功臣自居,越谦虚越真诚越能保平安。</P>
在早会上快言快语的直爽,不过是刻意而为之,表现出没有心机,不争宠。</P>
“能得太后这番感念盛赞,家父定含笑九泉,臣妾感激涕零。”</P>
甄婉仪的诚挚谦逊,让皇上和太后颇为动容。</P>
皇上又借势说了一番盛赞甄婉仪聪慧温婉真诚等等溢美之词后,郑重其事地跟太后提议:</P>
“甄婉仪自潜邸以来,一直未升位份。甄太傅劳苦功高,如今甄婉仪为皇家添子添福,朕想晋她为容华,孩子生下来后再晋封为婕妤。母后以为如何?”</P>
太后脑子很清醒,正常情况下,都是要等孩子生下来后再晋封。</P>
但皇上这个时候当着甄婉仪的面,向她提出来,便是旨意已决。</P>
不过是想由她代下懿旨,这样孩子生下来后可以再晋封一次。</P>
有意补偿之前对甄婉仪的忽略,也是对前朝释放出信号,只要是功臣,哪怕已经去世多年,新帝依然会投桃报李。</P>
毕竟甄婉仪是头一个。</P>
大喜。</P>
倒无不妥。</P>
既然儿子有雄心壮志,那哀家便送你一程。</P>
“甄氏一族忠孝有加,德才兼具,对社稷有功,这回第一个怀上皇嗣,对我皇家也有大功,是该赏一赏,晋为容华是应当的。不如皇上再赐个封号,为甄婉仪腹中的皇儿护佑赐福。”</P>
果然,李北辰听了很高兴,心悦诚服地给母后拍马屁:“母后比儿臣考虑得还周全。母后圣明!母后是佛菩萨在世,为佑皇孙,还请母后赐封号。”</P>
这些年来,如果不是恩师临终前拜托他照顾独女,断不会让甄婉仪进宫。</P>
他一直把甄婉仪当小妹妹看,宠幸的次数屈指可数。</P>
就算宠幸也是例行公事,履行对恩师的承诺,让她在这宫里不受欺负。</P>
不曾想,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P>
颇有戏剧性。</P>
这样的戏剧性,在太后看来,那便是佛菩萨显灵,沉吟片刻,便说道:“不如封为'熙'容华,熙字同喜,又为光明喜乐,热闹之意。皇上以为如何?”</P>
这简直是一等一的好封号。</P>
母后的智慧深不可测,皇上禁不住称赞道:“甚好,儿臣谢过母后。如此吉祥的寓意,真是皇孙之福。母后果然是佛菩萨在世。”</P>
又一个拍起马匹不打草稿的,跟江月白很有共同语言。</P>
甄婉仪笑着谢恩。她也很喜欢这个封号“熙”。最起码不是什么“端”、“庄”、“良”、“丽”一类,听着就头皮发麻。</P>
太后心情颇为不错,又下懿旨免了甄婉仪的每日请安,嘱咐甄婉仪注意饮食,没事不要外出,就在延禧宫安胎。</P>
见识了上届宫斗的残酷,大量皇嗣被残害于腹中,太后依然不放心,又加派身边年长的沈嬷嬷和大宫女玉竹近身照顾。</P>
就这样,甄婉仪出了慈宁宫就被晋为熙容华,仅次于皇后、璟妃和惠妃。</P>
不久后,皇后也收到了太后懿旨,即日起甄婉仪居家保胎,免了每日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