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杉本信也被朱云飞一刀砍掉脑袋,战斗也很快结束。</P>
当朝阳升起,硝烟还未散尽,进入城池的黑旗军战士,一边打扫战场,一边张贴告示。</P>
巡逻的士兵,敲打着铜锣,走街串巷高声喊道。</P>
“黑旗军入城,已经歼灭城中曰伪军,请父老乡亲们放心,我军是抗曰队伍,是为解救劳苦大众而来。”</P>
锡林城现今还有七八万百姓,他们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人居多。</P>
这一年来,有一两万人被曰寇强行拉了壮丁。</P>
青壮的民夫,被迫在锡林周边地区,给小八嘎挖掘矿场。</P>
妇女放牧,为小八嘎提供军需物资,遭受了残酷的剥削。</P>
各族百姓,无不是对小八嘎恨之入骨,对于充当小八嘎的伪蒙军士兵,也是敢怒不敢言。</P>
当黑旗军巡逻队伍,在城中宣传口号响起时。</P>
大多数百姓都是将信将疑。</P>
生怕前脚赶走曰寇这群饿狼,又迎来一群恶虎。</P>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的百姓很快发现,入城的军队,不但没有进行劫掠,反而在清理街道。</P>
为战后烧毁的房屋,受伤的百姓进行医治,还提供救济粮食。</P>
城中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入城的军队,也是队列整齐,他们在大街之上巡逻之时。</P>
除了维护治安外,对百姓秋毫无犯。</P>
这些年来,锡林城内的蒙古贵族们,无不是高高在上,对待百姓,横征暴敛,打骂那都是常事。</P>
“仁者之师啊!”</P>
城东一个没落的蒙古贵族,见到战后不到半天,就恢复了秩序的城池,不由发出了一声感慨。</P>
“巴木森,召集左邻右舍,我们去守备军司令部,感谢入城的仁者之师,献上我们蒙古洁白的哈达。”</P>
已经七十多岁的扎木苏,是前清时期锡林城一名佐领。</P>
他的祖上曾经在康熙年间,参与过大清与沙鹅人的边境战事。</P>
尼楚布协议之后,他的祖上被委任为锡林城蒙古八旗正白旗副都统,驻扎在锡林城。</P>
到扎木苏这一代,已经经历二百余年,历经第七世。</P>
八国联军入侵之时,扎木苏的大儿子,三儿子,前往北平抵抗侵略,全部为国捐躯而死。</P>
前清亡国之后,扎木苏带着小儿子巴木森,隐居在锡林城,致力教导后人,故而在城东这一片,扎木苏是备受人们敬重的长者。</P>
也因为常常救济贫苦的百姓,导致扎木苏家族,这些年的生活也是十分拮据。</P>
但扎木苏却始终坚持与人为善,多次拒绝阿巴哈招揽,出任伪蒙军官职。</P>
伪蒙军司令部内,朱云飞这会也在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治理城池的问题。</P>
拿下锡林城,周边各县,方圆千里地界,各族牧民的治理和安抚,这是个大问题。</P>
倒退五十年,蒙古和满族都是鞑虏。</P>
进入国民军政府时代,生活在华国境内的各族百姓,早已经融为一体,大家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炎黄子孙。</P>
每一个民族的子民,都是华国人。</P>
在这民族危亡时刻,各族百姓,都有守土职责,正所谓地不分南北,民不分老幼。</P>
都有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责任。</P>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
这是每一个华夏子民,印刻在血脉之中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