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三郡经被蛮族大军攻占,导致我关内无险可守,十几座城池先后被蛮族占领,要不是我和大将军一起拖住蛮族人,在郓城建立起有效的防线,估计用不了多久,蛮族人也会兵临国都桐城!”</P>
“什么?有如此严重吗?”</P>
“玉飞龙、胡大彪、糜方毅三个都是干什么吃的?”</P>
“他们三个作为三郡守将,为何不给我死死挡住蛮族大军?”</P>
“丢失朝廷重镇,他们罪该万死!”</P>
“寡人要将他们千刀万剐!”</P>
这一刻,卫炀根本没有反思自己,而是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边境三郡主将身上。</P>
周允一听,心中顿时一寒。</P>
“玉飞龙、胡大彪、糜方毅三人在兵少将寡的极端条件之下,奋勇杀敌,拼死抵抗蛮族人的进攻,战死沙场,没想到最后国君却是如此看待他们!”</P>
“要是他们泉下有知,会不会伤心落泪?”</P>
周允明知道主要责任出在朝廷之上,可这些话他自然不好说出口,只是缓缓开口说道:“陛下,玉飞龙、胡大彪、糜方毅三人壮烈殉国,他们的人头被蛮族人悬挂城头之上,非常惨烈!”</P>
卫炀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已经战死了?”</P>
“哎,那我刚才这么说,岂不是有些过分?”</P>
心里这么一想,卫炀顿时有些尴尬地看向周允。</P>
周允自然感受到了国君心里的情绪变化,故意转移话题道:“陛下,如今情势危急,必须抛弃成见,立刻召集重臣议事!”</P>
“准奏!”</P>
情势到了这一刻,卫炀早就变得现实多了,立刻给予肯定回应。</P>
崇文殿,大卫国朝廷重臣悉数到场。</P>
听完周允的战况通报,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P>
“陛下,该到了决断的时刻了!”</P>
“如今蛮族长驱直入,虽然前方有大将军拼死阻挡,可已经无险可守,情势非常危急!”</P>
“眼下,倭寇三万大军又兵临城下,虎视眈眈,我们腹背受敌,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请陛下立刻下令,派遣使者前往六大藩属国,彻底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吧!”</P>
都到了这一步,老太尉肖楚河也不给国君卫炀留任何面子,直抒胸臆。</P>
“陛下,老太尉之言,乃是目前唯一的救国之道,请陛下立刻下令!”</P>
右丞相孟傲紧随其后。</P>
“微臣附议!”</P>
兵部尚书魏无忌挺身而出。</P>
“微臣也附议!”</P>
“......”</P>
左丞相苏浩、都尉周允、户部尚书荀发等人先后出列,一一表示赞同之意。</P>
礼部尚书秦文明见状,所有人都已经赞同,自己再不出面,估计成了另类,也跟着劝说道:“陛下,先停止内战,联合六国藩王,最要紧的是先把蛮族人和倭寇赶出咱们大卫国!”</P>
“收复了失去的国土,以后我们还有机会收拾其他藩王嘛!”</P>
秦文明这么一说,其他人像看傻子一般,看向这个搅屎棍!</P>
都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居然还想着卸磨杀驴,这个家伙脑子是不是进水了?</P>
“老太尉,众位大臣,联合六国藩王一致对外,寡人同意!”</P>
“可我们有心停战,一致对外,卫褀、卫爽他们会同意吗?”</P>
“要不是他们暗中借道倭寇,我们又岂会腹背受敌?”</P>
卫炀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说出了心中所虑。</P>
一听国君同意停止内战,联合其他藩王一致对外,崇文殿众大臣立时兴高采烈,喜上眉梢。</P>
这一刻,他们等了好多年,终于等到了!</P>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P>
“没有停战之前,我们乃是敌对方,如果韩国和齐国不借道倭寇大军,他们就要腹背受敌,乃是无奈之举!”</P>
“可如今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坚决对外,其他六国藩王后患移除,也会欣然接受的!”</P>
“哪怕他们不派兵协助我们,最起码也不会暗中对我们落井下石了,我们大卫国就可以集中所有力量,全力对付蛮族和倭寇,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啊!”</P>
右丞相孟傲这么一分析,不仅卫炀心中释然了,就连其他摇摆不定的大臣们,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气。</P>
“好!”</P>
“既然众爱卿意见一致,为了我大卫国的安危,寡人愿意放下私人恩怨,派出使者,前往六大藩属国,停止内战,修复关系,一致对外!”</P>
扫视大殿全场,卫炀看到众人一致赞成,也就坡下驴,朗声说道,心里却忍不住盘算起来:</P>
“卫褀、卫爽,等我打败了蛮族和倭寇,再来找你们这些反贼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