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旦疑惑问道。</P>
“二旦哥,你要知道,餐馆民宿是产业链的最末端,原材料不好,再好的渠道也不会有人买账。”</P>
曾艳君顿了顿,接着解释道。</P>
“就像某公司没有高质量过硬的品牌产品,而是花费心思在研究店面和服务上,做营销搞宣传,短时间内可能因为噱头吸引到很多人。”</P>
“但是随着资金的缩减,消费者的醒悟,这种品牌效应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P>
“我们想带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就必须找到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方向,即使到时候新人加入,老人退休,大家也同样能依靠这种模式过上富足的生活。”</P>
李二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P>
“艳子说的不错,心思光想着怎么宣传是舍本逐末的事,我们不能做一锤子买卖。”</P>
这时,打完农药的大伯也背着喷雾器从门外走来。</P>
听到李二旦和曾艳君的对话,开口补充了一句。</P>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要种什么?”</P>
李二旦抬头跟李建华打了个招呼。</P>
听到李二旦的话后,曾艳君点了点头:“是啊,你看看这些资料。”</P>
说完,她将手中一份资料递给李二旦,上面都是各类蔬菜种植的基础知识和种植技巧,而且还附有图片。</P>
“普通的蔬菜,家家户户都种着有,随时都可以端上餐桌。”</P>
“家常菜在农村很常见,并不是我们当地的特色,顺路吃个饭是必然的,所以餐馆的事可以先不想,唯有让人慕名而来,才算是成功。”</P>
“我这有个全国典范,大家基本上都是按这个做蓝本,但是复制的村现在有点多了,我们必须弄点新花样来。”</P>
李二旦接过曾艳君递过来的资料。</P>
这是一个有名的葡萄种植大户。</P>
他依靠村里的特有葡萄资源,做成了蜂蜜和葡萄酒的主打产品。</P>
随着品牌的打响,索性又在葡萄园旁建立起了酒窖和蜂蜜加工厂房。</P>
最后和村民一起将村子发展成了集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度假山庄。</P>
在这个度假山庄里游客们可以在葡萄园采摘葡萄,又可以品尝村民自酿的葡萄酒,买到最天然的蜂蜜,还可以钓鱼,吃到最真的农家乐。</P>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种什么没那么重要了。”</P>
李二旦语出惊人,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P>
“咱们农村的特色就是这样,水果也无非那么几种,主要还是应该考虑因地制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在适合它生长的地方种下他该有的幼苗才是正解。”</P>
李建华和曾艳君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P>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P>
“二旦哥说的,我也考虑到了,我已经把咱们村的水土样本送去检验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P>
“你不早说!”</P>
李二旦尴尬一笑,亏自己绞尽脑汁想出这么一大段话。</P>
“二旦哥不是想听听我的计划吗?”</P>
曾艳君露出甜美的笑容。</P>
李二旦看得有点痴,“好像是这么回事,专业的事就交给你们专业的人了,找我拿钱就行了。”</P>
“我们还是说正事吧!大伯我们今天在后山捡到一块水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