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父慈子孝(1 / 2)

胤礽 不为所动,仍旧固执的把药碗放在康熙嘴边。他用汤勺舀了一勺放在嘴边吹了一下,哄着:“皇阿玛,儿臣尝过了,温度刚刚好,您赶紧趁热喝了。”</P>

“儿臣还给您带了太子妃亲手腌制的蜜饯。等您喝完药,吃上一个,保证嘴里一点儿苦味儿都没有。”</P>

见康熙不配合,他拉下脸,“阿玛,您要是一直这样那就没意思。儿臣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您什么时候喝了,儿臣什么时候走。”</P>

言外之意,如果康熙一直不配合喝药,他就不走了。</P>

他若在,康熙别想做一点旁的事儿。</P>

康熙怒瞪他,换做其他儿子早就诚惶诚恐,只有太子不为所动。</P>

僵持许久,最后还是康熙败下阵来,他也不用胤礽伺候,端过碗一饮而尽。整个人苦成苦瓜脸,胤礽却满意的笑了。</P>

“这才对,来,皇阿玛,吃个蜜饯冲冲味道。”</P>

康熙不看他,只看想站在一边的梁九功,梁九功赶忙又给康熙拿了个蜜饯。</P>

嘴里含着蜜饯,他才像是活了过来。</P>

一颗吞完,他没好气的看向胤礽,“还杵在这做什么,赶紧给朕滚。朕不想看到你,日后没有朕的吩咐,不许你踏入乾清宫一步。”</P>

胤礽耸耸肩,“阿玛,这恐怕不能如您的愿了,在您身体没好之前儿臣会一直留在乾清宫监视您的。”</P>

顿了良久,他才露出个苦涩的笑容来。胤礽小声的说着:“阿玛,儿臣已经没有了额娘,不想在失去您。”</P>

御医说了,皇上这个病不简单,如果不好好休养继续操劳下去,会有性命之危。</P>

也正是如此,他才会采取如此强势的盯人态度。</P>

“还有那些奏折您也别碰了,反正您儿子多也都有本事,直接分给他们就行了。”</P>

刚才还因为他的话回忆起仁孝皇后颇有些伤感的康熙,听到这话再次瞪他。“你什么意思?你觉得朕老了,不能动弹,一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了?”</P>

他知道胤礽说这话是好心,可人就是这样越老越不服老。别看康熙马上六十了,在他心里他觉得自己跟胤礽没什么两样,仍旧是身体倍儿棒的中年小伙儿。</P>

男人至死是少年,放在那个时代似乎都是至理名言。</P>

更别说把奏折交给别人批阅。</P>

如果这样,朝中大臣、宗室、儿子们会怎么想?</P>

他们会想,好端端的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是不是皇上的身体出了状况,不行了。</P>

如此,他隐瞒生病还有什么意义?</P>

胤礽想了想道:“皇阿玛,儿臣觉得您完全可以找个理由啊。比如说考验儿子们。”</P>

“这个理由够可以吧?”</P>

胤礽敢肯定,只要皇上以考察儿子本事的名义把奏折、朝中事务分配出去,朝中那些本就心浮气躁的大臣们得疯。</P>

绝对没人会猜测皇上是不是生病了,很大可能他们会以为皇上对太子不满,想要扶持其他皇阿哥。</P>

还有那些兄弟们,他们也会为了得到皇上的关注而努力办差争取压过他。</P>

所有对皇位有心思的兄弟、拥戴他人的大臣都会浮出水面。简直是一石三鸟的好计策。</P>

康熙没好气道:“这主意好,要不你从明儿个开始去上朝、处理奏折啊。你这般孝顺,不会拒绝的吧?”</P>

他这话没别的意思,完全是顺嘴而出。他一个做阿玛的被自己的儿子哄着、压着喝药,想想都觉得羞耻。</P>

还是把他早早打发,眼不见为净的好。</P>

作为皇帝,康熙当然知道朝政的辛苦,他也正是因为多年积劳成疾。如果把这些都给太子,太子是不是就没空来管着他了?</P>

胤礽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不客气的回答;“皇阿玛您想什么呢。儿臣刚才不是说了,儿臣要负责照顾生病的您,哪儿有空管朝堂上那些事儿。”</P>

“您又不是只儿臣一个儿子,也该让其他人尽尽孝道,出点力了。羊毛总不能只在儿臣身上薅。”</P>

康熙回以冷笑:“朕看你清闲的很。”都有时间赖在他乾清宫管他了。</P>

面对康熙的冷脸,胤礽不以为意,他甚至开始给康熙摆事实讲道理。“皇阿玛,您看,儿臣是太子,这日后大清的江山是不是得交给儿臣?上朝、处理朝政、批阅奏折这些是不是都归儿臣管?”</P>

“既然这些日后都是儿臣的了,同样都是您的儿子,儿臣若是在抢了这会儿的活,那不是不给兄弟们留活路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