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家里对小清妍又爱又恨的人就是荣哥儿了。最开始,小清妍缠着他要读书认字的时候,他特别开心,很有成就感。
可渐渐的,随着学习的程度越来越深,他发现妹妹读书的天赋居然比他好,不仅他会的妹妹都会了,最可气的是,爹爹和哥哥新教的文章,他还没背熟,妹妹就已经会背了,让他非常生气,每次都为了要不输给妹妹而更加努力。
荣哥儿的心思小清妍心知肚明,想着自己不惜卖萌打滚求表扬,才换来熊孩子的刻苦上劲,对在智商上碾压蓉哥儿就一点负担没有了。
最先发现这种教育效果的不是何老爹,反而是每月才回来一次的大哥博文。可能是小孩子更加敏感一些,他最先发现了妹妹的聪慧,也发现原本有些懈怠的荣哥儿为了与妹妹竞争而更加刻苦。于是,他就跟何老爹建议,把弟弟妹妹在一起启蒙。
效果是及其明显的,小清妍的聪慧,就像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一样,鞭策着博荣努力学习,所以,在博荣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即使没正经上学堂,他学到的知识已经比同龄的孩子多许多了,这也是何掌柜与博文有把握他能考上杨家族学的底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没错。
何博文小小年纪,在心里早就把读书科举,光耀门楣的责任扛到了肩上,所以即便是天赋很好,但学习还是很拼命,想尽快能为家里排忧解难。
同时,他也清楚,一个家庭的崛起,仅仅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所以,他从小就对博荣的学习很上心。看到小妹妹也这么聪慧,他的心里踏实很多。他知道,即便是他以后离家求学,家里弟妹也还是会努力上进的。
而孩子们的努力,何名礼是看到眼里的。
他很欣慰,他觉得虽然说自己前半生的路比较坎坷艰难,但有了杨秀梅的不离不弃和这些争气的孩子,是上天给他的补偿。
就是何杨氏,也因为有了这些争气的孩子,在娘家的腰杆子也越来越硬。
“大嫂子,何大哥在吗?”一个大嗓门打断了何杨氏的发呆。
“哦,是他刘叔阿,名礼不在,去县里了,要买些啥吗?”何杨氏一看,原来是跑漕运的刘大栓。
“哦,是要补点东西,诺,这是单子”刘大栓说着,递了个单子给何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