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实验田成功(二)(1 / 2)

承乾帝对现在朝廷的现状也很满意。

今年,是他登基的第三年,从各地的奏折来看,大多都是风调雨顺,虽然没有大丰收,但也没有哪里在闹饥荒。如果明年玉米花生等种子顺利的推广,那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好过了,这老百姓们吃饱了肚子,也就不会有什么捣乱的想法了。

朝廷的财政也有了起色,经历了秦王之乱,查抄了几个大家族后,一点都没有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朝廷的大库就弥补了亏空。而花家七郎建的几个作坊,现在也是盈利颇丰,因为承乾帝的节俭,即便没有之前花家船队的收入那么多,皇上的私库也鼓鼓囊囊的了,这让承乾帝建立海军的想法也能更好的落实了。

“陛下。小谢内阁学士来了!”御书房大太监在门口禀告。

“宣!”

谢游现在已经升为二品的内阁学士了,因为父亲屡次推脱不掉,还在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所以,为区分这父子俩,一般人喊父亲为谢掌院大学士,称儿子谢游为小谢内阁学士。

“阿游,你对这次工部的表现怎么看?”承乾帝要给博文和工部众人奖赏,他想先听一下谢游的意见,毕竟,这种子的事最早还是谢游呈到他面前的。

“工部这次表现颇佳。荣大人和闵主事等人都配合的很尽心,何博文做的也很好,这次的结果,证明了何博文之前呈报的报告是真实可信的。”谢游对这次博文的表现也很满意。

这次的实验田,不仅仅只是把新种子种活了,最重要的是,证明了这个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种活,特别是大豆的养田效果,这可是北方贫瘠地区的福音啊。

“你琢磨一下,有什么合适的位子。我看了一下,工部这几个人也都好久没动了,这次可以动一下,这何博文也可以往上提一下,就是那个引进玉米种子,和种大豆的何博文的家人,你觉得什么样的奖赏合适?”

经历了那么久的夺嫡之争,承乾帝心里对朝廷上随风倒的官员们有些失望,最信任的还是谢家人,虽说是登基后有了些改变,但跟谢游说话,还是比别人亲近了许多。

“臣觉得,工部闵管事他们几个有为官经验,又对新种子种植情况比较熟悉,可以外派到地方,像延平府、平凉府这几个府衙任同知或知州,负责农事,这两个府衙前几年都闹过饥荒,土地荒芜的情况比较严重,正好适合新种子的推广。而何博文的经历尚浅,还是庶吉士,臣觉得还是在翰林院再学习几年,然后外放更合适些。”谢游说着,看承乾帝的频频点头,就知道摸准了帝王的脉了。

又接着说“至于何博文的家人,臣以为可赏赐个虚职出身,我朝历来对做大善事和有大贡献的民间乡绅,有授“监生”称号的前例,不是正规功名,但与秀才一样可以见官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