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执光出身遭人非议,又不招卫远伯府待见,自小遭遇的恶劣环境较多,也因此养成了他要比京都子弟更开阔的眼界和见识:“娘娘,此次徐州之行天下皆知,且护送的人马极多,一般懂得分辨形势的盗匪不至于这么不自量力。”</P>
陶星云:“这其中大多应该是流民吧。”</P>
陶星衡:“筠州火灾,朝廷派兵镇压,王集安率人跟当地义军打了几个月,还有各地盗匪不断,加上朝廷迟迟不作为,迟迟不下令清缴盗匪,还下令增加各地赋税,致使各地百姓受苦受难。一些活不下来的,只能背井离乡,去繁华一些的地方谋生。”</P>
严话:“裴掌印,关于这点,我想没有谁比你更清楚。”</P>
潘垠:“是啊。”</P>
他们讽刺的话,以及许多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对裴相和的敌意。</P>
京都之外如何,裴相和必然是最清楚的。</P>
再有,京都难道就没有流民涌入吗?</P>
当然有。</P>
只是这些流民大多被暴力驱赶走了而已。</P>
姜娩能感受到他们对裴相和的不满,她听完,下意识道:“这些事情不是一人的错,也不应该把所有的错误归结到一人身上。国事,国策,乃是一国朝政,乃是皇上治理和决定的。”</P>
百姓受难。</P>
是国策的问题。</P>
是当朝治理者的问题。</P>
况且,千年万年来,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从不间断,便是治国者是一位明君,朝臣们都在想方设法地推行利国利民的政策,他们也终究是肉体凡胎。</P>
他们也有顾不过来的时候。</P>
姜娩始终认为,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不是来讨论谁的问题,或者把错归结到任何一人的身上,而是应该想办法解决。</P>
裴相和垂眸浅笑。</P>
他轻靠在姜娩瘦弱的背上,眸中浮现一丝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