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田土争讼(三)(2 / 2)

“老夫免贵姓费,这两位是我的公子,他们是我的伙计。”费之识方才详细介绍自己。</P>

曹娘子打开后门,叫出自己在家用功的儿子曹燕,让他带着徐敢和费之识去村口买酒。</P>

她又收拾好两间屋子,让皇上一行人暂且休息。</P>

“嫂子,这是我家申姑姑,你看可否给她安排一个住的?”费真说。</P>

“我这乡下,确实简陋,晚上你去我婆婆房里,可好?”曹娘子问道。</P>

“行,行。”费真回答。</P>

申姑姑瞪她一眼,心想,不如让我在外歇一晚。</P>

这一瞬的动作,却没逃过曹娘子的眼睛。</P>

等到曹娘子去织布房,织布时,费真跟着进去,见婆婆默不作声地织布,她橘皮似的脸上,无一丝喜怒,粗糙的双手上下翻飞,如行云流水,她望一眼费真,又关注手下的织机。</P>

“婆婆,高寿?织了几十年的布了吧?这手巧得,让我眼花缭乱,说实话,我娘亲也没你的手巧。”费真自己找了一个凳子,坐在婆婆的身边,看着婆婆织布。</P>

听见费真说话,婆婆的嘴角翘了翘,继续手下的织机。</P>

(四)</P>

“这位公子,你贵姓?”待了半个时辰,曹婆婆方才问。</P>

“婆婆,你是问我吗?我姓费。”费真受宠若惊地说。</P>

“看来,你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以后会有出息的。”曹婆婆说道。</P>

“谢婆婆吉言”。</P>

“婆婆看人很准的,你们这么大的孩子,能在我织房里待上半个时辰,寻常也是心境平和之人,难得呀。”婆婆赞道。</P>

“婆婆,您老高寿?”费真问。</P>

“还有两年,就到古稀之年啰。”婆婆回答。</P>

“婆婆是老寿星,可喜可贺。”</P>

“孩子,你多大了?到七贤来干啥?”婆婆问。</P>

“我二十多岁”,费真答:“我父亲在灌口开了一个粮铺,说是要出门买粮,我就跟来了。”</P>

“结亲了吗?”</P>

“结了”。</P>

“没读书吗?”婆婆又问。</P>

“读,上一次科举,没中嘛,不过,下一次我一定会中。”费真撒谎道:“不过,我爹说,两条腿走路,一面学做生意,一面读书,要是这边科举不中,还能做生意。”</P>

“做生意,哪有做官好,做官是铁饭碗,做生意有亏有赢不说,还特别费脑子。”婆婆劝道。</P>

“婆婆,你真是女中豪杰,认识独倒,你的家人肯定有读书人吧?”</P>

“那是,我家祖祖辈辈在这个村,七贤村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风水好啊,你看郭太爷京城都不住,要在这里来落户,图啥?还不是图子子孙孙科举进士,好光宗耀祖。”</P>

“婆婆说的这个郭太爷,是有万亩农田的那个太爷?”费真问道。</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