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施主,如若说董氏被孟家灭族,是他们咎由自取,你不会生气吧?”云顶大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P>
“愿闻其详”,太子回答。</P>
“若说董家,我最清楚不过,我与董璋熟识,此人有勇无谋,生性残忍,信奉武力是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手段,旁的不说,就说与西川孟氏之战,前一日两人还在并肩抵抗外敌,后一日,他就能拿起屠刀向盟友身上捅刀子,不过,他哪是孟氏的对手,一交手就溃不成军,自己的人头还被部下割下来作为投名状献给了孟氏。”云顶大师双手合十说:“小施主莫要生气,今日我实话实说。”</P>
(三)</P>
“若是董璋灭了孟氏,我们蜀地的百姓,定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让我们来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选孟氏当蜀王。”</P>
“可是,听说董氏之女,进蜀王宫当了皇后,生下两位皇子,最终被宫里的娘娘杀了。”太子说。</P>
“具体详情,老衲不知,老衲的徒弟曾告诉我,说驾崩的老皇帝,是被皇后毒死的,皇后娘娘自知罪责难逃,自戕而亡。”云顶大师说:“有一件事可以确定,我徒弟董庆元和曾固两人,曾去刺杀当今的贵妃娘娘,未得逞,反被她身边的人捉去,她非但未杀他们,还把他们都放了,听说她放过董庆元两次。”</P>
“武林中同辈之人,曾专程来告知我,说当今的皇上和贵妃娘娘,知道董庆元和曾固是峨眉弟子,让我们赶快搬家,怕皇上带兵来围剿,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未见一兵一卒来为难峨眉派,当今皇上是真正英明仁慈。”</P>
“那董庆元真就从此未上峨眉?”太子问。</P>
“老衲从不打诳语”。</P>
“晚生冒昧,望主持见谅。”太子站起身,拜了三拜:“晚辈告退。”</P>
“既是董氏的后人,不妨在山中多住些时日,这里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是怡情静心的好去处。”云顶大师说。</P>
“多谢主持”,太子拜谢后,退了出来。</P>
以太子的性情,要在这山中多盘留几日,被韦安康劝住说:“山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众多,不安全,再说我们上山,沿途的风景已尽收眼底,我们下山亦可走慢些,一路走一路游,总比在山上住着看风景好。”</P>
(四)</P>
再说宫里,申姑姑守在枯井旁,等公公们掏空枯井,叫他们上来,她禀报费真后,后者让月儿去宫外采购大量的斑竹,全部用细绳编成两丈高的竹篱,把亭子和枯井围住,当然,为了迷惑众人的眼光,他们把雁栖湖临枯井这边的,也一并围上。</P>
还美其名曰:“莫让脏物污眼”。</P>
待一切准备就绪,费真通知费之识,化装成宫里的老公公进宫,把他带到亭子边。</P>
三人钻进竹篱墙内,费之识围着亭子检查,一寸一寸地查,从地基、砖石、纹路一一排查,毫无收获。</P>
随后排查枯井,此枯井只有一丈深,井边的石块很是光滑,若要上下,没有武功之人,必须借助轮滑,申姑姑在井里待过不少时日,既看不出有何暗道,也未摸出有何暗门。</P>
第一日,他们无功而返,晚上,费之识和申姑姑到芙蓉殿歇息,他们三人钻进书房,和皇上一道,总结复盘。</P>
“我们一步一步来推,暗道进出口被挡住,这一点无可否认?”费真说道:“被挡住了,我们要把它挖开。”</P>
“亭子,挖开地基就会塌,枯井,把它挖大一些……”皇上应道:“对,明日这样,先从枯井下手。”</P>
“好”。</P>
次日上午,申姑姑和费之识就忙开了,一人在下挖,一人在井上搬,一点一点地向外扩,费之识在井里挖,申姑姑在井上协助。</P>
挖了半日,井里没有动静,申姑姑和费真等得着急。</P>
“娘亲,定是找着了”,费真说:“你先下去看,我在上面守着。”</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