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太子纳妃(2 / 2)

费真做好了皇上的工作,这边让太子再去一趟南汉,把对方的生辰八字拿回来合婚,只是,此时南汉朝廷正在内耗,南汉皇帝和他的弟弟正在争夺皇位 ,打得不亦乐乎,而百姓民不聊生,逃的逃,躲的躲。</P>

太子第二次去于姑娘家,他们一家出去避难,等了一两个月,太子留下口信,方才返回。</P>

(三)</P>

第三次去,太子已经二十岁,颇费周章地找到于姑娘,与姑娘的父母商量好,全家迁来锦城居住,后来俩人合八字,不合,皇上和费真让太子断了念想,太子坚决不从,两边开始拉锯战,只是古往今来,哪一对父母是磨得过儿女的?耗费了两年,皇上和费真终于退步,让太子纳于姑娘为妃。</P>

婚期定在九月初九,还有一月有余,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醮戒)已经准备妥当,因为于姑娘家刚迁来锦城,她家的准备,也由宫里来做,比如准备迎新礼,搭建围帐,准备嫁妆等等礼节,皆由宫里一手操办。</P>

成婚当日,太子着蟒袍礼服到皇上和费真面前,行过三跪九叩大礼,随后銮仪公公抬着红缎围的八抬彩轿,由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扬总管率领下属十九人、中郎将韦将军率领护军三十八人,随太子迎娶新人。</P>

先前选的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八名女官,担任随侍女官,分别到太子妃家与太子府里恭候,禁卫军将军孟杰率兵,清理宫门到太子妃家的道路。</P>

吉时降临,公公将彩轿呈于太子妃家的中堂,太子妃身穿大红礼服出阁,随侍女官服侍上轿下帘,八名公公抬轿,婢女手提十六个灯笼,另有公公持火炬作向导,女官随从,出大门后骑马。</P>

一路彩旗飘飘,唢呐震天,行到太子府外,仪仗停止、撤去后,众人下马步入,女官随轿到太子住处,伺候太子下轿,引领入宫。随后举行合卺仪式,由等候在此的命妇负责。</P>

当日,在皇子住处张灯结彩,设宴款待王公大臣,和孟氏宗亲。</P>

第二日一早,太子夫妇穿戴朝服,到芙蓉殿前给皇上和费真行礼,太子行三跪九叩之礼,太子妃行六肃三跪三拜之礼。</P>

(四)</P>

同年,二皇子大婚,依古制,皇子大了应搬出宫去住,只是当今皇上,只有三个皇子,一位后宫,偌大的宫廷,一半以上的宫殿是空着的,如若让两位皇儿在外居住,要给他们造屋建舍,拔去丫头和公公,派禁卫军护卫,各种花销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P>

皇上和费真一贯节俭,再说住在宫里互相有照应,于是,就在皇宫西面,选了两处空殿,修缮一番,作为两位皇子的私宅。</P>

太子妃于氏,出自社会底层,过去一食一箪,都需劳作方能获得,如今衣食无忧,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她一下子变成人上人,心里畅快,渐渐地,紫红的脸变白了,身上的肉积多了,加上新婚,别提有多爽。</P>

不到两月,她胖了一轮,太子劝她少吃一点,她撒娇说:“我要把之前没吃过的,吃回来。”</P>

“贤媳,来日方长,一顿不能吃得太多,这样会吃坏身体。”费真劝她,自从太子成家后,就不大来费真宫里吃饭,有一次,费真去太子府里小坐,见于氏一直在吃各种零食,劝道。</P>

“娘亲,你也吃,这桂花糕,太好吃了。”她反倒劝费真,弄得费真哭笑不得。</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