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是同样斤称的黄豆、小米、白面、白米,五十斤粮食包好以后,放到了背篓里。</P>
按照之前何远的报价荞麦三块一斤,十斤就是三十块。</P>
黄豆十斤,一斤五块,就是五十块。</P>
小米十斤,就她这小米的品质,怎么着也得按八块钱来算,这是八十块。</P>
白米白面二十斤,十块钱一斤,这是二百块。</P>
就这区区五十斤粮食,她就能卖三百六十块?刨除二道贩子的成本,也能合到三百块吧?</P>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更有一种发国难财的感觉。</P>
她拧了拧眉,思考着究竟要不要赚这笔钱。</P>
可如果她不赚,就会便宜二道贩子,也实惠不到真正买粮的人。</P>
而这些能拿出钱买高价粮的人,又怎会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P>
等时间差不多了,小酒才背着篓子按照地址找过去。</P>
这是个独门独院的土坯砖瓦房,在小学后面的巷子里。</P>
她敲门,里面传来何远熟悉的声音,“是我。”</P>
小酒压着声音,何远一听,立即将门打开,侧身让她进来后,帮着她将背篓卸下。</P>
一掂背篓的重量,何远脸上一喜。</P>
小酒打量着院子,三间屋子,墙角搭了个棚子做饭,旁边堆着整整齐齐的柴火。</P>
院子能利用的地方都利用起来种了菜,虽然现在空了,但能瞧出主人的用心。</P>
房子后面角落里还看到了茅房和一排排搁置煤球和杂物的棚子。</P>
跟着何远进了堂屋,迎面就出来一个身材挺拔,国字脸,年约四十的中年男人。</P>
从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就能看出他是个吃苦耐劳的人。</P>
“这位就是韬哥,韬哥,这就是我认识的小朋友,叫她小九就行。”</P>
“小九?莫非家里排行老九?”</P>
小酒笑着回应:“是啊,上面哥哥姐姐一大堆。这院子拾掇的可真好。”</P>
“嗐,我哪儿有空啊,都是我老娘和我媳妇没事儿过来收拾的,东西都带来了?”</P>
何远适时的冒出来猛点头,“哥,我看了,都是粮食,这一包是一斤吗?”</P>
小酒点头,“都是他们秤好的,荞麦十斤、小米十斤、大豆十斤、白米和白面各十斤,一共五十斤,你们可以复秤一下。”</P>
陶韬摆手让何远去复秤,他则示意小酒坐下,还给倒了一杯水温开水。</P>
以长辈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小酒,不会觉得不舒服,就是有些尴尬。</P>
“多大了?”</P>
“十一了。”</P>
“我听阿远说你还收古物?”</P>
“有的话可以搭着收点。”</P>
“哥,斤称都对。”</P>
何远复秤之后,过来跟陶韬汇报。</P>
陶韬直接拿出个孩子的作业本和铅笔过来,将价格写给小九看。</P>
“荞麦对外卖三块,我按两块五收,每斤赚你五毛。</P>
你这大豆的质量不错,对外可以卖六块,我按五块收。</P>
小米一粒石子都没有,颜色看着也正,可以卖八块,七块收了。</P>
还有白米白面,都属于精品,给你按九块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