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明末农民起义1(1 / 2)

沈偃月忙碌了一晚上,终于松了一口气,把准备了两个星期的的最新一期视频发出去。

被投放的各个时空,云朵久违的开始聚集起来。

一晃竟然过了十年了。

咸阳宫里,秦始皇的心情很不错。这些年,他不再服用丹药,而是延请各地的神医来给自己定期诊脉,寿数竟然活过了天幕当初断言的时间,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虽然科举还没法举行--纸张实在不太好造,现在只能做一些灰黄的草纸,没有做出来当初他看到的那种洁白又柔软的纸张,但他选拔各级官吏,又广置学宫培训吏员,效果还不错。

再后来,他听从萧何的建议,把自己那些其他的儿子封在边疆各地养着,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好歹有个名声在那里震着。

这些年下来竟然在慢慢的平稳过渡。

今天他打开开始修建直道,等修好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应该会更好一些,到时候再进行抽查与调整。

他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还有许多事情想做--比如清剿漠南地区,比如西边那一大片区域他都很感兴趣,比如阿房宫这么多年还是只有一个地基

不过他也记着天幕的教诲,努力让自己调整心态,爱惜民力,要戒骄戒躁。

内侍来报异象的时候,他精神一震。

走,看看后世还有什么热闹

***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悲痛的一年。

先是让他又爱又恨,却可以安心依仗的魏徵魏侍中去世。接着,他的两个儿子齐王和太子竟然接连谋反

齐王那个傻子废物且不说,太子真的让他很心痛。虽然只是在谋反未遂的阶段,但他不明白他好好一个大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是因为他的观音婢去世的太早,让承乾缺失了母爱么还是因为腿疾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关心不够

然而都是一母同胞,为了储位,他最喜欢的嫡次子青雀竟然能说出杀子立弟这种狗屁话,实在让他失望透顶。最后,他只能选了贴心的小儿子稚奴来当太子。

凌烟阁立了起来,可里面许多陪伴他的、陪他打江山的老臣都不在了,他只能站在画像前缅怀。

世事多艰难。

不论如何,他还是大唐的皇帝,还是万千臣民的依靠,他更要为后世子孙计

他在黄河上游种了许多树,即使有一天大唐没了,也希望黄河两岸的百姓少受一点苦吧。

天幕不期而至,李世民赶紧宣了大臣一起看。现在能跟他说两句话玩笑话的人已经寥寥了

这次会讲什么呢会提及到安史之乱么这始终是他的心病。

***

洪武三年,应天紫禁城。

朱元璋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十年前,就在这应天城,天幕断言了他真龙天子的身份。虽然陈友谅、察罕帖木儿等人得

知消息后,确实联合起来要围剿他,但来投奔他的仁人志士更多。

时间线变动了,他却更快的取得了天下。

今年,刚刚完成了第二次北伐和西征,他的大明已经占据了全部汉地。

现在正是他要和朝臣商议,做一些基本国策的好时机,便回想起当初收到的那封私信回复,提醒自己不要犯什么错误。

第一条便是抨击殉葬制度。

嗯他现在还健壮的很,不需要考虑这个。不过大元是有一些殉葬的成例的,难道他死的时候也继承了

这个好办,现在人口凋敝,连寡妇他都想鼓励再嫁,怎么会舍得青年妇女殉葬呢直接下一道旨意废除了就是。

第二条是设立了十大不征之国朝鲜、日本、安南

是了,天幕中那个后生女娃似乎不是很认可这种统而不治的朝贡体系,她似乎非常推崇实控。也不知后世出了什么大变故,才让这女娃如此忌惮这些弹丸小国,他们还能翻天了不成

说实话,这些地方征伐下来似乎价值也不大,师出无名朝臣的反对会很激烈,他也不能穷兵黩武,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彻底击碎北元,他才能安心睡个好觉。

既如此,他就不再列什么不征之国,后世哪个儿孙若有志气,便去把他们拿下吧,也不枉这私信指点一番,免得后世受苦。

宝钞、卫所、户籍他一条条的凭着记忆写下来,然后在心里慢慢分析

正在沉思时,内监来禀告异象,他霍然而起,心道终于来了

十年了,他以为以后不会再有了呢。

[各位小宝贝们,有没有想我呀你们宇宙无敌可爱的u主画戟又来啦遨游历史长河,畅谈古今因果,我们今天来讲农民起义系列的以后一集--明末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