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你们的小宝贝画戟又来啦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汉高后番外系列的最终篇汉武大帝。
遨游历史长河,笑谈古今因果,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吧
元狩三年,建章宫大殿。
登基整整二十一年的刘彻,正在和他的“中朝”近臣们宴饮作乐。
就在去年,也就是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开拓河西走廊,为国张掖
现在,他们正在商量着明年去找匈奴在漠北的王庭,正式和他们进行决战,最好能够“一战灭胡”
此刻,卫青、霍去病、桑弘羊等就一边在建章宫宴饮闲聊,一边畅谈明年春天的战事。
直到,天有异象出现。
刘彻蹭的一下就站起来了。这,这肯定是他诚心感动天地了啊
于是带着人呼啦啦的走出去查看“神迹”。
不得不说,吕后执政的十五年时间,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早就搬着小板凳准备好了,他就想听听这个曾孙子都做了什么能叫“大帝”,他都没有
在他旁边的依旧是吕雉,听到这话,精神一震。
比如刻在骨子里的防备外戚。
吕后所以她成反面典型了
但是说真的也就能管一时,毕竟两汉最后都可以说是亡在外戚手里。
刘邦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啊
他看了看身边的吕雉,没有开口,心里却想着这个婆娘的“教训”你们还不够深刻么后世子孙怎么回事
不管怎么说,景帝上位之后,对于外戚的问题依旧是严防死守。
或许许多人都不了解,景帝的原配皇后,是薄太后的侄孙女。
刘邦叹了一口气,后宫的女人果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呐。
这薄姬,平时看不出来,一旦有了机会,也是绝对不会放过,该安排的倒是一个都没拉下。
而且薄太后在当时还算很长寿,文帝去世她都还活着。这就导致景帝登基时,上头有祖母薄太皇太后,中间有亲妈窦太后,旁边有原配薄皇后,各个都是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主儿。
景帝肯定是睡不踏实的。所以他的应对就是,不碰皇后,专心和其他女人生孩子。
不睡,就不会有嫡子出生嘛。
刘邦高兴,这孙儿脑子还是很灵光的。后世要是都这么搞,怎么会有外戚的问题
过了两年,他终于熬走了自己的祖母,景帝以为自己终于能松口气了。
但是,窦太后又跳了出来,想要搞兄终弟及。
刘启家人们,谁懂啊
本来天幕出现,刘彻是很兴奋的,他还真以为是什么神仙降临,来保佑大汉江山,顺便给她点化一下,不说原地成仙好歹给个长生不老的方子吧
结果云朵聚集成天幕
后,没看见什么仙神,而是传来了清脆的女生,配上他们一时没能理解的画面,讲的还都是他爹的事情
刘彻懵了。
其他中朝官也懵了。
这天幕就这么把陛下尤其是先帝的家事公之于众,他们该不该听啊
是他们能听的东西么
霍去病兴致勃勃的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正在努力的理解中。
一旁一向谨慎自持的卫青去拉拉他的衣袖。
霍去病去发现,原来除了他,这建章宫上下只有陛下还在仰着头,其他人都自觉的低头俯首,表示自己不听了。
霍去病撇撇嘴,对他舅舅使眼色孩子想看,别拦我。
历史上对于窦太后如此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有许多猜测,甚至觉得刘启有可能不是窦太后亲生子,不然怎么会偏心偏到胳肢窝去了
u不知真相如何,但是在史记里找到一句话“太后知帝弗善。”
窦太后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不是个善茬。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想拼命对小儿子好
我只想说,窦太后有没有看过左传啊,翻开第一篇不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么
显然,窦太后这种瞎搞的方式连他们自己家人都看过去了。
窦太后的侄子,也是他们窦家在朝堂上的掌舵人窦婴,就脑子很清楚的去劝窦太后汉法都是传长子长孙的,哪有搞兄终弟及的
窦太后很不高兴,于是把侄子窦婴,从允许进出宫中的名单上给划掉了。
以后窦婴进宫都得提前打报告申请,大冤种了属于是。
窦婴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但刘彻听到他这个表叔父曾经这样表态过,还是感慨道“魏其侯真乃忠厚之臣也”
景帝一看这不行啊,于是赶紧把自己的长子刘荣拉出来,封为太子,省的老太太一天天想东想西的。顺便,把第十个儿子、刚四岁的刘彻立为胶东王,作为备份。
但是,他只是立了太子,而没有把刘荣的生母栗姬顺便立为皇后。
况且,立太子的同时,景帝越过了老二到老九,只封了老十刘彻为王爵。
刘邦懂了,这个刘彻就是汉武帝是吧。
刘启这个孙子能生啊,居然生了十四个儿子。
主要是,景帝其实不是多满意刘荣,而是先拉他出来占个位置,而且当时景帝还没开始着手废后。
更重要的是,刘荣的生母栗姬,是个没有脑子的美丽废物。
刘启在上次天幕之后,就着手处理了所谓的“七国之乱”,窦婴与周亚夫等人对于晁错依旧活跃在朝堂还是很不满。奈何有天幕压在前面,他们也不敢表现的太过分。
现在叛乱已平,正在处理善后事宜,没想到天幕居然再次出现了。
栗姬生的十分美丽,刘启早年当太子时很宠爱她,和她一起生了三个儿子,所以栗姬在刘启后宫中的地位是很稳固的。
但是吧,她后面做的事情能看出来,这个栗姬的智商情商确实不太高。
有一次,刘启生病了。人在生病的时候,情绪都比较脆弱,很容易eo。刘启当时就很丧,想着太子都立了,就把栗姬叫过来,打算好好嘱托一番。
“我这次要是熬不过去了,你就好好当个皇太后,替我善待其他嫔妃子嗣,照顾这一家子。”
栗姬她,没有答应。
刘启不是吧
他知道栗姬确实但是,难道是想趁机把他给气死然后直接当皇太后
也不至于用这种手段吧。
姐妹们,栗姬不仅没答应,还对那些嫔妃口出恶言。
咱就是说,装也装的贤惠一点,先糊弄过去嘛。
但栗姬就很头铁。
刘启听得心都凉了。他还活着呢,栗姬都敢这么狂妄,要是他真死了,那栗姬还不得学吕后折磨戚夫人母子俩那样所以景帝大概从那时候就在心里给栗姬母子判死刑了。
景帝六年,在处理完七国之乱和后续的分割诸侯国,以及各种犒赏后,刘启再朝野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终于能够没有阻碍的先废薄皇后,再废太子刘荣,然后开始自己想要的布局。
结果,窦太后又跳出来了。
汉武帝的中朝官们虽然一个个都低着头,但是耳朵可都竖着呢。
毕竟,谁不爱八卦呢
现在他们才知道,先帝栗姬竟然说过这样的话,真是个蠢女人。
窦太后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一门心思的想把梁王刘武立为皇太弟。况且之前的七国之乱里,是梁王顶在前面,缠住了吴楚联军,消耗叛军的气势,有泼天之功啊
这又有血缘又有能力,不比你那些才几岁、十几岁的儿子们可靠
这一次,是景帝的另一个近臣袁盎出手了。
袁盎问窦太后“太后您想立梁王,请问将来梁王过世后,又该立谁”
窦太后不假思索“当然将皇位还给皇帝的儿子了。”
袁盎大声说道“那梁王的儿子呢他们愿意吗两家的后代必然会为皇位打起来。”
窦太后被问住了。
然后袁盎趁热打铁“您老说殷道亲亲,您可知殷商的后人宋宣公,就是因为将王位传给弟弟,弟弟死后想把王位还给哥哥的儿子,结果自己的儿子不干,两家五代人相残相杀,把宋国折腾散了架子。”
这个“五代人相残相杀”,让窦太后沉默了。
刘武就此正式和储位无缘。
那刘武能甘心于是他派了刺客去刺杀这个袁盎。
还不是一次两次,是连续派了十几波刺客啊不弄死袁盎誓不罢休。